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陶笛千年 传风雅
《少年四大名捕》
业内人:90后00后成主打人群
《复联2》内地定档 5月12日
《铁核桃》
文化共存 别相互排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子雷:
陶笛千年 传风雅

 

一段浑厚低沉的旋律正从一种陶制品中缓慢流出,这声音就像一个中年人沧桑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悠长的音符正迈着舒缓的步子在你耳根上下徘徊,岁月的沉淀和你心跳的节奏慢慢同步,进入另一个空灵的空间。

正是这一曲用陶笛演奏的名为《平安曲》的音乐让我们结识了作曲者、中国内地陶笛演奏的领军人——周子雷,一个话语不多的东北男人。从他飞扬的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淡定,一份执著。

从小跟随父亲在吉林九台文工团长大的周子雷对民乐耳濡目染,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吉林省艺术学院“竹笛”专业毕业后,为了谋生,四海为家,做过书画院,开过酒吧。他一度迷茫过,放弃过,打拼游走近十年光景。直到20世纪初,北京成为从事艺术人才的集散地,几十万大军瞬间拥入北京。和许多怀揣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周子雷背着一把琴,一个人来到北京,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份同龄人没有的坚毅和成熟。

“当时,艺术领域竞争相当激烈,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周子雷说,但他仍然选择了这条路。编曲、写歌、赶夜场、唱歌。为了梦想,他不停地尝试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一位台湾陶笛制造商,从此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台湾,陶笛是很普及的一种乐器,几乎30%的人都会演奏。小学、中学几乎人手一把,也有过万人同时演奏的壮观场面。中国的陶文化源远流长,看到陶笛,很多人会联想到我国很古老的乐器——埙,所以在台湾和香港,陶笛的别名叫洋埙。但在内地提起陶笛,很多人会觉得陌生。”

随即,他便在“798”艺术区创办了陶笛公社,在出售陶笛的同时,还制作自己的教学互动网站,大批量培养了陶笛爱好者。

与经商相比,他更多时间是参与陶笛技术的研发和传授陶笛知识。周子雷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基础。无论将来开几家陶笛公社,都是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周子雷的事业,正如他所演奏的曲子——《千年风雅》。自从西安出土了7000年前的乐器——埙,世人了解了陶土乐器的久远,陶笛不拥有埙那么久远的历史,却延续着它的千年神韵,千年风雅质朴的东方韵律,透彻透底地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风雅,世事沧桑……

□宋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