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的款式,精神的小立领、齐刷刷一排扣、标志性的四个兜……曾经风靡中国大地的服装款式——中山装如今并不多见,而在北京红都集团公司高级技师闫瑞环的工作室里,每天都整整齐齐挂着一排排赶制出来的中山装。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装技艺的传人,闫瑞环已经做了30多年中山装。在文化传承和时代变革中,闫瑞环为中山装新老顾客提供着“私人订制”。
让顾客享受“私人定制”
当记者走进闫瑞环的工作室时,她正在给一位年轻的技师指导业务。原来这件正在赶制的中山装的里衬缝合处起了褶皱,闫瑞环要求必须返工重改,并详细嘱咐了修改注意事项,务必达到精益求精。现在,闫瑞环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红都技师们解决中山装制作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从1978年进入红都开始,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逐渐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高级服装技师,先后担任过生产部长、车间主任、门店副经理、技术总监等职务。
如今的中山装一般都是高级定制,制作周期大概是10天-15天。完整的定制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量体定制,手工裁剪,手工扎成样衣,然后试穿,如果顾客认为有不合体之处,或者有其他个性要求,比如想绣上名字,再重新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红都高级定制的价格昂贵,一般都在两三万元以上,闫瑞环解释说:“从面料、工艺上是非常讲究的,定制有它的独到之处,模仿出不来,定制是个人身份的象征。高级定制实际上是过程的享受,成品的衣服只是其中一方面。顾客希望体验的是从开始进店量体到取衣服的整个过程,享受的是一种服装文化。”
闫瑞环自1983年开始负责为首长和外国友人制装,这不仅需要精益求精的技术、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敬业精神,她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制做的服装,受到了高度评价。
为了满足顾客的“私人定制”,闫瑞环每件衣服都尽全力满足顾客需求。对于在体型裁剪方面有特殊需要的顾客,闫瑞环为他们精心设计,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曾经有一位英籍华人,因为一边胯有残疾,穿上买来的大衣显得总是不对称,很不美观。来北京时听说红都手工制装很有名气,便来尝试能否一解烦恼。根据他的特殊情况,闫瑞环仔细为他量体,计算尺寸,参考他平时的着装,裁剪成适合他的样式。当他穿上特制的大衣,从镜子中看到既合体又与正常人一样的穿着效果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
让中山装不过时
中山装如今已有百年历史,岁月流转,曾经的上海滩上不少知名的裁缝店里都能做出工艺过硬的中山装,而如今红都是传承老工艺的仅存火种,这并不是妄言,在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表中写道:“近年来由于中山装制作人才的流失和老化,‘红都’现已经成为保存中山装传统制作技艺的唯一一家服装企业”。
作为红都人,闫瑞环深感责任重大。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既要抓管理、抓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还要管质量、收发等工作,遇到难题和生产紧急的时候,经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的工作。她还注意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她发现中山装的大衬如果穿着时间长了或者在阴雨天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前身不平,因而影响穿着的美观及服装的造型。她尝试把大衬从底边改上三公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保持了服装的挺括,又起到了长时间穿着不变形的作用。
休闲西装的口袋样式是贴袋,很多年一直沿用传统手工操作,既费时又不规范,闫瑞环下决心改成机器生产。她与大家一起试验,终于总结出以机器生产贴袋的技巧和工艺。推广使用后,每一件成品仅在口袋用时这一环节上就节省了近30分钟,节约了劳动力,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时代在发展,服装也在适应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而变化。闫瑞环说,为了让中山装不过时,让传统的中山装也成为一种着装时尚,她现在提倡中山装面料和款式上的改变。“中山装既严肃又庄重,以至于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穿中山装就是比较肥大的。而现代人希望能穿着更合体,我们在中山装裁剪的尺寸上做了调整,比如下摆改小。此外面料、辅料的选用上也做了调整。但是口袋的比例、扣子,这些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不能变。”
变与不变,道出了中山装内涵中传承与改革的精神。
□本报记者 张江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