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迁入北京 40年
敬老家风代代传
圆梦修脚师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迁入北京 40年

 

1974年,跟随着当军人的父亲,妈妈、我和弟弟,一家四口从吉林农安迁居京城。记得父亲和我多次说过,他这一辈子对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我们带到北京。当年父亲为了吃饱饭,决定参军入伍。在体检时,他的体重离标准的80斤还差1斤,他求了半天才算过关。后来到了部队,父亲被团里选派上军校学习无线电,之后被借调到当时的邮电部,一步步到今天。

他当兵时曾站在天安门前照相,他的想法很简单,要让老家的亲人看下天安门长的啥样子,退伍了要带着几斤糖块回老家,给老家那些亲人孩子们尝尝。 留在北京,对当时的父亲而言,是个不可企及的梦。

如今回想,弹指一挥间,已经40年。刚到北京时,我们住在西单辟才胡同邮电部的二层筒子楼宿舍,家家的菜香味大家共享,孩子们都是闻着味道假装串门蹭饭吃。之后我家搬到了安定门的前肖家胡同,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被分为内外屋。记得1976年地震时,我们都搭着防震棚,在梨树枣树下一个院子的人在一起,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是宿舍,所以院子里很难得的有公共厕所,是白色的蹲位,比起胡同里的灰色水泥坑要高级很多,家家轮流值日打扫。记忆中全家围着炉子烤花生,熟一个花生豆我和弟弟抢着吃一个,那份的满足和香甜,现在是很难寻找了。在这里,我和弟弟经历了小学、中学、高中的时光。在搬家后,我回去过几次,院里的许多物件已变得面目全非,心中失落异常。

之后我上大学时,已经在北师大附近的小西天老妈的单位两居室宿舍了,每天爬六层楼好像玩一样。再过两年,我们举家搬到了洋桥的三居室,在这里,我经历了结婚,生子,和已经成为老爸老妈的他们偶尔蹭在一起,他们特别给我留了间临时居所。我把绿萝种在窗台,让绿萝攀爬而上,那绿色的景致成了我每每惦记的思念。

1996年到1999年,我在石景山和洋桥之间奔波,每天往返3个半小时的路程,因为有儿子在家中的等候,这一路程也不再感到疲惫,而更多的是回家的期盼。直到儿子3岁时,老爸单位又分了一套60平方米的两居室。爸爸妈妈很粘我,非要离得很近,我们最终在西罗园生活了5年,儿子也进了楼下的文化局幼儿园。那时父母都已经退休,接外孙成了每天的首要工作,一手金箍棒,一手小鸭子笼,成了姥爷在幼儿园门口的风景。后来,儿子在实验一小上小学,一个带篷三轮车,成了姥爷接送外孙的交通工具。

2006年,我搬入了新家。为了离父母近些,我们仍然在南城购房,这次是150平方米的商品房。在知道我们贷款买房后,父母心疼我们还贷,垫付了那部分贷款的余额。父亲还埋怨我买的太大了,现在看着楼市的变化,我常常戏谑地问老爸,买的还大吗?老爸就乐呵呵地敲我脑袋。

从父母身边,被父母牵手而行的稚儿,到豆蔻美少女,到自己成家立业,再到儿子长大成人,40年虽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是人生的半途。从一间房四口人挤在一起,到独立成家,拥有150平方米的住房,这不仅是我们一家人居室面积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变化、生活水平的变化。我已经深深融入到北京这个古都的隽永和底蕴中,庆幸自己在北京经历人生的每个重要阶段。

如果人生可以再来,我希望在每个时段都留有文字的痕迹;如果时间可以复制,我希望能够给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如果爱可以复制,我希望给与家人更多的关心和体贴。

我爱我的北京,我爱我的家。

□奚溪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