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历时11年施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长途跋涉1276公里的丹江水涌入京城。
这一天,“南水北调”进京段第一座水厂郭公庄水厂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天,成为郭公庄水厂每一名建设者永生难忘的日子。
“为了让京城百姓喝上‘南水’,全体党员同志和项目职工拼了一年零七个月、累了一年零七个月,但是大伙儿觉得‘值’!”项目党支部书记张博感慨地说。
他们是科技攻关的主力
“郭公庄水厂是目前国内制水工艺链条最完整、水处理技术最先进的水厂之一。”北京市政集团二处郭公庄水厂项目经理岳仁峰介绍。也正因如此,在水厂建设过程中,项目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尽管市政集团颇具水厂建设经验,但是,毕竟上一次承建北京最大供水厂第九水厂已是十几年前的事,当年那些专业技术人才大多已经退休,专业技术人才断层显而易见。
压力与挑战面前,项目党支部率先提出了破题之法——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首的科技攻关小组,针对施工中的棘手问题随时展开重点攻关。
“机械加速澄清池内壁混凝土浇筑,工期紧、难度大,是其中的一个大麻烦。经过几次论证,我们首创了‘插模工艺’,这就是科技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岳仁峰一脸自豪地说。
机械加速澄清池是水厂的核心结构,也是水厂最大的构筑物,共12个,单体直径29米、深8米,可容水3000立方米,如同12个盛水的大碗。如何在这样一个大家伙的内壁高质量地完成混凝土浇筑,成为困扰技术人员的大难题。“一边是‘9·30’节点工期,一边是毫无头绪的解决办法”,科技攻关小组成员开始焦躁起来。
“以前在房建中用过‘插模’,这么大面积的水工曲面结构,倒没经历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老专家的这番表述,让岳仁峰突然找到了灵感,“我们将池体分为80等份,这样每个等份的曲度就降低了。再定制宽度为70厘米的木质模板,一环一环地从池底浇筑上去。”同时,针对曲面结构特点,科技小组对混凝土浇筑时用到的振捣棒也进行了改造,甚至模板的材质、宽度都是反复试验得出的结果。
他们是青年成才的导师
针对技术人才匮乏的困局,市政集团二处党委早在郭公庄水厂项目党支部成立之初,便给他们下达了两项任务,一是带领项目部按期保质地完成水厂建设任务,二是培养一批水厂施工方面的专家、骨干。
为了充实水厂技术力量、培养技术新兵,项目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聘请了大批在水厂施工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专家、老工人作为技术顾问,并请他们担任青年职工的导师。除了外聘的老专家,科技攻关小组成员也不能闲着,每人也担着“一对一”培养新人的任务。“这些老同志,在带新人方面个个都不含糊。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多数青年人都进步很快,成为项目新生代的技术骨干”,项目党支部书记张博介绍说。
“培训工作始终要跟着施工计划走”,项目党支部书记张博坦言,因为白天抢工忙,大多数培训只能安排在晚上,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甚至一些老专家轮流上阵当“讲师”,传授下一阶段施工需要用到的技术知识、施工要领。然后,这些青年人再将这些理论带到现场施工中去。过程中如遇到具体难题,导师们则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辅导。正因如此,目前郭公庄水厂项目涌现出了一批像工程部负责人于娇娇、质量部负责人朱春光、经营部于慧婷等优秀青年员工,成为公司宝贵的新生技术力量。
他们是施工生产的卫士
项目总工张永军就是一名好卫士。由于项目人员“两头宽、中间窄”,为了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负责技术、质量、测量的张永军在导师带徒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年轻技术人员到市内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观摩。施工阶段,他白天解决图纸、设计、技术问题,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沟通协调,晚上则根据施工进度挤时间在项目内部开班授课。遇到个别技术难题,他时常前一天晚上一边查资料自学、一边写“教案”备课,因此,常常忙到夜里很晚,甚至通宵达旦。
然而,就在水厂完成联合调试的一周,张永军突然感觉视力模糊、头晕脑胀。经同事提醒他才想起,因调试期间太忙,身患糖尿病多年的他干脆把测血糖的事儿给忽略了。现场一测,血糖竟达到了17.4。送到医院后,医生坚持要他住院休养,可他硬是拿完药跑回了项目,“具备通水条件与正式通水之间,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放心不下。”
安全员郭忠也是守护水厂建设的优秀党员代表。郭公庄水厂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深基坑、脚手架、暗挖、起重吊装、有限空间作业等施工,危险源点多面广,现场安全管理任务艰巨。作为一名专职安全员,共产党员郭忠每天晚上“手电不离身”,十几个月如一日地走遍了工地上的每个角落,小到预留洞口防护,大到防火、防汛、防坍塌、防坠落,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他均做到预案在先、及时处理。
去年冬天,大风降温,最容易发生脚手架、塔吊等较高设备被风吹倒的事故。当大多数施工管理人员陆续回宿舍休息时,郭忠却悄悄拿着手电筒再一次到施工现场检查每一个在建构筑物和重点施工部位。他说,越是天气恶劣,现场越需要他;转过了一遍,他才睡得踏实。
郭公庄水厂项目党支部,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广大干部职工通过“白加黑、五加二”的抢工鏖战,最终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个年轻的集体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向着更远处扬帆起航。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文 通讯员 任江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