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晚间,第一批朋友圈广告在业界的高度关注中正式亮相,首批投放的品牌包括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多数微信用户在浏览朋友圈之后表示,收到了部分广告推送,但具体的推送方式尚不明确。
但随即即有网友吐槽到:“据说年收入100万以上消费能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6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的广告;连小米甚至红米都买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而那些没有收到朋友圈广告的,微信是在告诉你没钱就好好干活,别刷手机了。”
事实上,对于首批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推送机制,业界有颇多猜测。从此次投放品牌商品的售卖价格来看,有用户调侃说,“如果是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投放,那么收到宝马的是土豪,收到VIVO的是中产,收到可口可乐的则是屌丝”。
有网友表示:微信朋友圈的第一批Feed流广告是在对用户社交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放的,青少年的朋友圈集中投放可口可乐品牌广告,城市白领的朋友圈集中投放VIVO品牌广告,科技新贵和高富帅朋友圈投放BMW品牌广告。什么都看不到的证明你是屌丝待开发消费用户群体。
从广告形式来看,微信朋友圈广告采用了Feed信息流广告,与平常能够看到的朋友圈原创形式相似,由文字、图片信息共同构成,用户可以点赞或者评论,看到朋友们给出的评论,并形成互动。
与传统广告不同,Feed流广告更多的是根据性别、年龄、爱好、地理位置等一些用户标签进行精准匹配,以此更为精准的进行广告推送,用算法为每位用户个性化定制广告,以将广告骚扰度降到最低。
VIVO、宝马中国等此前已经被曝光会成为微信广告的首批合作品牌,这三大品牌涵盖了汽车、3C和快消领域。
随后,一位网友对网络大数据发表了自己的恐惧,让人深省:对比了下收入不同的人的朋友圈,再一想微信今天的广告投放,才发现这根本就跟朋友圈一点关系没有,加上语音转文字的技术已成熟,真正的大数据极有可能来源于我们跟身边所有朋友同事的每一条微信聊天记录。
所有涉及的城市、数据、金额、品牌甚至习惯用语等等,被标签到了不同的消费能力加以分级,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用户的聊天记录就是用户的日常生活数据形态,将其商业化简直就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细思极恐。
你的脑子,都在被时刻掌握着。也就是说,现在微信掌握着几亿人的所思所想,它可以预测出很多群族的选择和趋势,甚至,它可以制造趋势。而其一旦网络被攻击,这些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危害将无法估量。
□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