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有妈才有家
我们登上了庐山
远去的商品粮岁月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去的商品粮岁月

 

前几天整理书房,不经意间在书柜的角落里看到了我曾经用过的粮本,不由得想起过去吃商品粮的那些日子。

1987年,我初中毕业参加国家统考,被永城师范学校录取,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跨越,吃上了“商品粮”。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商品粮是一个人命运的象征。虽然我们国家 “地大物博”,但那时物质还没有“极大丰富”,几乎所有商品都凭票或凭本限量供应,所以商品粮户口很吃香。有商品粮户口就像高人一等,厂矿企业招工首先招收有商品粮户口的,就连年轻人找对象也把吃商品粮作为一项重要的条件。谁家闺女出嫁,如果听说对方是“吃商品粮的”,就会感到肃然起敬。所以,“吃商品粮”就成了农村孩子奋斗的目标。

吃饭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那时流行“跳农门”,有关系的托关系,有后门的走后门,有钱的买户口,目的就是能够在吃饭的问题上“旱涝保收”。没关系没后门的就只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念书,争取能考个学。作为农家孩子,我属于后者,凭自己的努力考上师范,也算是跳出了农门。十里八村就传开了,亲戚朋友都来祝贺,说是端上了国家的“铁饭碗”,一家人都感到荣耀。

那时读师范是公费,学费全免,粮食定量的标准是男生每月32斤,女生29斤,助学金都是一样的,每月45元。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那时稍微节约一点,是不用从家里拿钱的。女生每月29斤的饭票大多吃不完,就拿到校门口的商店换零食或日用品。男生一个月32斤无论如何是不够的,还要从家里拿粮票贴补。我家在农村,自然是没有粮票的,好在我舅舅当时是国家工作人员,每月有节余的粮票可以接济我。

为了省钱,我和同学丁汝卿合伙儿吃饭,每餐俩人买一份菜,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每月的菜钱还不够,就买些酱豆儿或腌咸菜,一定要熬到月底。1988年云南发生大地震,为了支援灾区,学校把每人每月四五斤细粮换成了粗粮。于是,每天的早餐都是玉米面做的粥,持续了半年。那时的玉米面与现在的不同,都是在粮库里存放多年的老玉米粉碎成的,很难吃。

毕业后分配了工作,我正式有了粮本。后来调动工作时,光把工作关系转过来还不行,还要把粮食关系转过来,有了粮本才算真正落户。有粮本才能买到粮食,记得那时每次到镇上的国营粮店买面,都要排很长的队,还经常遇到有人因为插队而发生争执。

时代在进步,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商品粮的计划供应大概是1993年取消的,不用粮本就可以在粮店买到大米、白面和豆油,不再为吃粮而发愁。

弹指之间,粮本已经退出我的生活二十多年。虽然它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就在岁月里尘封,但是给生活打下的烙印,是永远也抹不掉的,也时刻在提醒着我:天下最不能浪费的东西就是粮食。

□邵长军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