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早上8点10分,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因为时间尚早,这里还没有出现来自天南海北前来购物的人群,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们正在赶往不同地点。
此刻,王府井书店也已经悄悄地呈现繁忙的景象,员工们陆陆续续地走进员工通道准备开启忙碌的一天工作。取货、收货、上架……等待书店营业员的又将是一个繁忙的早晨。
提前到岗了解销售情况
早上7点20分,徐申已经来到位于书店一层的办公室中。作为一层的楼层经理,提前1个小时到岗,已经成为他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大约半个小时后,刘颖也到达办公室,“经理,早上好啊。”
简单的问候后,刘颖便坐在电脑前,开始完成今天工作中的第一项内容——取货。这个被营业员们称之为“取货”的环节,并不像字面呈现的意思一样简单。所谓“取货”,其实是要求营业员通过查看电脑中的销售明细,来了解前一天图书销售的情况,并把库存不太充足的图书目录信息登记在系统中,以便配送中心按需求配送。
书号、书名、定价、销售数量……刘颖滑动着手中的鼠标,双眼紧盯着资料表上的一串串数字。今年是刘颖在王府井书店工作的第12个年头,作为一层历史柜组的主管,销售明细上的这些数字,对于她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这本书,昨天卖了4本,现在库存不多,看来要增加几本啦。”刘颖翻阅销售明细的时候,其他同事也陆陆续续来到办公室。“这几本书,是我昨天晚班了解的情况,您看是不是要增加。”营业员杨阳走上前去,和刘颖讨论着。
对于营业员来说,每天认真完成“取货”这个环节,可以对前一天的图书销售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它也是第二天完成“收货”的重要基础。所以,同柜组的同事常常会相互讨论。不仅如此,每周一楼层的例会上,楼层经理还会和营业员们进行集体讨论。
半小时完成约70箱图书收货
时钟指向早上8点30分,此刻营业员们要完成第二项“功课”——收货。刘颖拿起桌上的一部黑色的手持机,然后和杨阳、刘灏来到一层楼层后通道,三个人推起一排收货车向一层东厅走去。
因为临近大门,楼层中的气温并不算高。昨晚配送中心送来的一箱箱图书,已经整齐地摆放在地上。从西数到东,一共摆放着12竖列,每个竖列最多由6个装满图书的箱子组成。
刘颖、杨阳和刘灏熟练地将收货车依次摆放在箱子周围,然后开始完成“收货”。手持机对准箱子外侧贴着的条形码一扫,然后打开箱子拿出一张粉色的发货单,再用手持机扫图书背后的条形码核对数量、最后放入收货车……书店一层的9位营业员,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
此时的楼层很安静,没有嘈杂的声音。营业员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和时间的比赛,他们的目标是在半小时内,将今天早上收到的约70箱图书,大约3000本图书完成收货的任务。
“经理,给您。”刘颖完成一箱图书的收货后,将发货单递给站在一旁的徐申。接过单子,徐申按照发货单号开头的两个数字,分类摆放,以便在完成所有图书的收货工作后,将发货单交给楼层统计人员。
由6个装满图书的箱子组成的一个竖列,高度大约为1.5米,杨阳把胳膊抬得高高的,拿出箱子中的图书快速完成收货。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原来满满的箱子一个一个被打开,一本本图书在完成和手持机的短暂接触后,被暂时放到收货车中。
8点58分,“收货”环节完成。原本空空的收货车,也被装得满满的,其中摆放的一摞摞图书犹如小山一般。
为顾客完成缺货相关登记
距离正式营业还有大约半小时,但营业员的早间忙碌还在继续。一辆又一辆满载图书的收货车,被营业员们分别推到柜组,准备完成“上架”。
王府井书店一层共包括历史、社科、经济管理、财政金融、旅游地理5个柜组,大约有书架270个。
刘颖所在的历史柜组今天要上架的图书有500本,她和杨阳、刘灏也赶快忙活起来。图书上架时,手持机也是不能缺少的设备。扫一下图书上的条形码,手持机显示的页面定格在“库存查询”这一项。“120802”,根据显示的数字,刘颖迅速判断出这本图书所在的位置是第8排第2个书架。
9点30分,随着迎宾音乐响起,书店迎来今天的第一批顾客。刘颖和同事们也站在书架前迎宾。对于营业员来说,除去正式营业前的早间忙碌,营业后,还要随时观察书架上图书的情况,解答顾客的各种疑问。
“您好,这本书我需要20本。”一位顾客对刘颖说。“好,您稍等,我帮您查查库存。”通过查询,刘颖发现没有足够的库存。“我帮你联系一下配送中心。”
经过联系,刘颖确定为顾客配送的数量,“您在这个登记本上留下姓名、电话。书到了,我们会联系您。”刘颖将柜组的缺书登记本交给顾客。
10点,王府井书店已经正式营业半个小时,而营业员们的忙碌还在继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