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七勤”工作法保公交安全畅行
多次登门向企业工会主席传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 利
“七勤”工作法保公交安全畅行

 

■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常常琢磨到深夜

■一贯想着服务质量,他总结出“七勤”工作法

■时刻心系着驾驶员,他常24小时开机“备战”

■他就是公交客二分公司第二车队技术专业主管、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技术专业是公交一线运营的一个重要保障环节,是保修厂和运营厂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公交顺畅运行的过程中,是技术专业人员的辛苦付出,为公交运行提供保障。王利是北京公交集团第二客运分公司第二车队技术专业主管,多年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技术。不仅收获多项荣誉,更体会着技术人员被尊重、重视的感觉。

多年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王利收获到很多项荣誉。2006年至2010年他连续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个人,2010年他被集团公司授予“公交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2年,他获得首都劳动奖章。

下班不忘充电

查书籍掌握车辆性能

王利所在的第二车队共有技术专业人员3人,服务的车辆有154辆,包括631快、631慢、366快、366慢、369共5条线路。“我是一名机务员,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就要努力钻研技术,也要热心的为驾驶员服务。”在王利看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公交技术专业人员,就必须学习、掌握大量专业知识。

“尤其是近几年来,车辆不断更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技术专业人员面临着很多崭新的课题。”王利说道。而在这个积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王利不仅自己付出汗水,更体会着公司、车队对技术专业岗位工作人员的重视和尊重。

在刚从事机务员工作的时候,由于车队车型多、车况老化、故障也多,经常出现发动机冒黑烟、高压油管断裂等故障。“那时,为了解决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我每天都会挤时间与抢修组、低保车间的师傅们一起干活、共同研讨,唯恐错过向实践学习的机会。”王利回忆道。

为了尽快掌握新车型的技术性能,王利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从分公司技术管理部借来有关书籍,每天利用晚上时间查阅与新车型相关的资料,有时为了弄懂一个问题常常琢磨到深夜。不仅如此,他还虚心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在更换新型车时,遇到不着车情况,为查明故障原因,有时一天要打好几个电话,直到弄懂、排除故障为止。

“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我可以体会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王利介绍道,“现在对与新来的机务员,都先会被安排到抢修组学习。在这里,新人可以看到很多车辆常见故障的排除过程,实践性很强。随后,他们还可以再结合专业书籍学习,这样边干边学的实践过程,对年轻职工提升能力很有帮助。这也体现着公司、车队对这个岗位工作人员的重视和尊重。”

提供高质量服务

总结出“七勤”工作法

作为一名车队的管理人员,王利以“不把多干当受累、不把奉献当吃亏”作为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准则。车队共有5条线路,154辆车。为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王利把维车保运工作按照“月、季、年”的时间顺序,分析排列出相应时间段的工作重点和特性,从中找出规律性。“做到未雨绸缪,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每逢夏季到来之前,王利都会协助驾驶员提前冲好车辆水箱,防止出现高温开锅现象。而冬季,他又会提前做好冬防的各项准备,对车辆储气罐的排污、对防冻液冰点检测、暖风设备的检修以及车门和刹车冻结等故障的检查,为冬运工作做好硬件服务。

记得2009年冬天,某车型的车门冻的情况比较严重,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王利和同事们发现是因为水冻住电磁开关的阀芯,故障点出现在车门电磁阀上。于是,就尝试在通往门泵的气管上添加一个小的空气干燥装置,以解决该车型冻门的问题。经过大家的反复试验,最终取得理想的效果。

由于车队车型较多,车辆年检工作相对集中、工作量大,为了不影响车队的运营,王利主动与调度员沟通协调,对车辆的年检工作做到提前准备、提前安排。为保证验车一次成功,王利总是早来晚走,有时连午饭都顾不得吃,还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日,一天往返两三趟检测场,近200公里的路程。回到车队经常是下班时间早已过了,但他没有一句怨言,通过努力使车队的车辆年检任务提前完成。

通过多年的技术工作,王利已经总结出“七勤”的工作法,以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所谓“七勤”,具体包括:头脑勤,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手脚勤,在工作中要多做事,遇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勤,了解、观察、掌握职工及车辆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沟通勤,加强对驾驶员的心理疏导,批评与鼓励相结合;提示勤,修车维护车辆时,提示职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辅导勤,加强五好操作的教育与培训,主动上车辅导,指导职工提高操作技能;分析勤,超前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共性问题要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时刻心系驾驶员

24小时开机“备战”

王利心中常想着司机,十分关注驾驶员的日常管理教育,他还把车辆常见故障的特征、鉴别方法以及处理程序传授给新司机,并利用业余时间上车辅导和检查。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在调度室,承诺24小时开机,无论什么时间打电话,都能够随叫随到。

“只有尽心尽力的为其他岗位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赢得尊重。”王利是这么说的,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已经接近晚上十点了。此刻,忙碌一天的王利正准备休息。这时,他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一头一位司机正在焦急地说着车辆故障的情况。问明情况和地点,王利穿好衣服,就出了家门赶到维修现场。等他再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

通过他和技术专业人员的团结协作与不懈努力,车队运营车辆的中途故障率和抢修率明显下降。他的手机号码也被职工称之为“24小时车辆维修服务热线”。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