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铁工地上的90后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4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工地上的90后

这群90后,隶属中铁电气化集团一公司,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隧道寒冷,高空作业不能多喝水。只有在午休时喝碗热水暖暖身子。
“我要找对象就找一个双眼皮的。”只有在休息时,年轻人才露出孩子般的笑脸。
天冷时,职工们轮流在机车里小歇一下。
安福客专(安徽段)旌德至绩溪区间的鼎奇隧道,这里有个“娃娃”班组,20多人中绝大多数是90后。
中午,班组工人乘机车驶出隧道,等待餐车到来。
20岁的李伟和搭档在10米电网上调整导线,不超过2毫米的误差。
 

天浅蓝浅蓝,如水洗过一般,施工点四面环山,苍翠的山间,夹杂着一缕焦黄色。

12月19日,记者来到了中铁电气化集团一公司京福客专(安徽段)旌德至绩溪区间的鼎奇隧道,在这里,京福客专(安徽段)接触网6段2队1班正在进行接触网精调施工。

远处,几个人推着7米高的梯车在铁轨上走着,走到一处,停下来,梯车上头,两个年轻小伙拿着工具开始固定零件。梯车是钢铁固定成的铁架子,最上头有50公分宽,一个年轻小伙两只脚分别踩在铁角上,铁架子晃了晃,身影也随之一晃。扶梯车的人说了声:“慢点!”刹那间,记者的心不由一紧。

“刚开始上去,很怕,久了习惯了!俺们都系着安全带,没事!”李伟笑着说。

来自河北衡水的李伟今年20岁,他所在的班有20多人,绝大多数是90后。

李伟从事接触网施工已有两年,“别看俺们年轻,为了保证高铁安全运行,导高的误差我们都控制在2毫米内,高于国际标准。”

中午12点,两个不锈钢大桶被提到了铁轨边上,“吃饭了!”这群年轻人蜂拥围了上去,盛上菜,夹上两个馒头,随意坐在路边,就津津有味吃起来。

“我准备明年要孩子,不过就是缺个媳妇,你们能给介绍个不?”李伟笑嘻嘻地问大伙。

“入冬了,隧道里又湿又冷,晚上可降至零度,与北方的干冷不一样。”李伟说。

“家里给介绍了对象,人家嫌俺长年在外。又要车,又要房,满足不了,就甩了俺!买了这黑色围巾,想给自己送点温暖,一直不舍得用,这会儿天实在冷,就围上了。”李伟嘿嘿一笑。

被晒成灰土色的脸,一笑露出的洁白牙齿是这群90后的“招牌形象”,“别看俺们现在脏兮兮的,一换行头,俺们都是帅小伙!没事对着大山吼几嗓子,解闷!带劲!”来自河北唐山的才建辉说。

在京福客专(安徽段)330公里高铁建设工地2000多名职工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年轻人,正是这些90后,撑起了中国高铁建设的希望。

□本报记者 余翠平/文 周世杰/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