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青年突击队这个平台,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了各自的潜能。”在近日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团委的表彰大会上,怀柔沥青厂王琦青年突击队队长王琦自豪地说。当天,为APEC及其配套工程和111国道二期改建供料作出突出贡献的王琦青年突击队被授予“奉献111,服务APEC”荣誉称号,王琦、郑朝革、陈立成、杨贵江、梁陈等5人获得了表彰。
勇挑重担
山区飘起红色队旗
2013年5月8日,对于王琦和他的队友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原本是厂团委书记的王琦和来自多个岗位的16位青年骨干一起树起了王琦青年突击队的大旗。他们来到怀柔深山区,一干就是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克服了山区条件艰苦、供料集中等困难,始终发扬顽强拼搏、敬业奉献的突击队精神,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始终冲锋在前。在他们的团结协作中,111国道二期改建工程的30余万吨供料任务和APEC及其配套工程的供料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说起这段日子的酸甜苦辣,年轻的王琦并没有过多地说突击队取得的成绩,也没有提自个的功绩,而是如数家珍地说起每个队员这两年的家长里短:作为提前进场作业的小分队,陈立成等4名队员在后勤保障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清场地、搭机器,连续工作了45天,每天工作时间都近20个小时。在最忙的那十多天里,他们更是辛苦劳累,甚至每天只睡两小时。正是因为这样的付出,他们4个人为集体进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有队员梁陈,上山时,他的孩子还未出生,老婆的妊娠反应也比较严重。可繁重的工作使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回家照料,只能利用每天珍贵的工余时间与妻子在电话里聊20分钟。就是孩子出生后,他也经常三四个月回不了一趟家。孩子出生后经常生病,可他没时间照顾,只能委托丈母娘陪着妻子带孩子去就医。
因地制宜
为电机穿上“老棉袄”
在怀柔的深山区工作,王琦和他的队员们经常会遇上一些大家都想象不到的困难。比如在八九月份,平原地区晚上的气温还是20℃左右,可在他们工作的山区,夜里的气温有时只有0℃上下,所以夜间在室外工作的队员们,必须穿上棉衣防寒保暖。在这样的气象环境下,厂区新引进的拌和机组出现了故障。根据工作安排,队员们需每天凌晨四点钟就开始上班,拌合机组在开机启动时总是开动不起来,有时得折腾两三个小时,才能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厂家的技术人员来了,从设备本身也没查出任何问题。
工期短、任务急,突击队员们没有等没有靠,集体上阵,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一项一项排查。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终于发现了机组启动不畅的原因所在。由于他们开机的时间通常在凌晨四点左右,设备的电机部分因外界的气温低启动不起来。原因找到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开动脑筋,你一言,他一语,都在积极地找解决的办法。一个队员开玩笑地说,要不咱在开机前给设备烤烤火,加加温。这一句玩笑话触发了陈立成的灵感:“对呀,保温!”当天夜里,在拌和机组停止运转后,他找来一件棉袄绑在设备上,紧紧护住了机组的电机部分。第二天凌晨,拌和机组正常启动了,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
建队伊始,突击队就不断对每一名队员强化达标创优意识,紧紧围绕生产供料这个中心,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了“达标创优”、“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
多方配合
造就新时期青年突击队
“之前,我们这十来个人虽然都互相认识,但交往并不多。但到了山上后,由于大家工作生活在一起,距离一下子近了,感情更深了,沟通更顺畅了。尤其是青年突击队这个称号,更是让每个队员都有了更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大家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你搭我一手,我帮你一下。机器坏了,没有专门的维修工,大伙儿全都上阵,积极想办法解决。”说起这支青年突击队,王琦很是自豪。
在这支17人的团队里,既有企业的正式员工,也有不少劳务派遣工。为调动青年劳务派遣员工参与生产供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队里将这些青年纳入到突击队管理体系,使之与企业青年一样同活动、同评比、同福利,进一步激发队员参与供料任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正是在队员们的上下齐心、通力协作下,拌合站通过统筹规划调度,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了优质高效供料,同时也打造了一支高效的团队。
怀柔沥青厂党支部副书记、工会负责人杜彪对多方协作也深有感触:“从筹建青年突击队开始,厂里就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配合。厂长刘进东每年八月十五和年三十和突击队队员一起过,副厂长郑朝革亲自担任突击队的指导员。厂工会也在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并隔长不短地到厂站送去工会的温暖。集团工会还多次派人深入到厂站,看望突击队队员,并给他们带去了不少慰问品。在厂站遇到技术问题时,集团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也是积极帮助他们解决。”
□本报记者 卢继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