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住院的费用,您需要带着费用清单、京卡复印件和社保卡复印件。如果您是第一次报销,还要看看您的自付一部分费用够不够1300元的标准,还要看病因适不适合、在不在保期内……”眼前为打来电话咨询的职工讲解《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报销规定的是赵辛梅,她早已将复杂的条款烂熟于心,让人难以想象她还是个工会新人。
赵辛梅2013年10月来到朝阳区工会帮扶中心工作,正赶上当时同事有休病假、休产假的,人手不足,再加上年底是企业集中上交理赔单据的时节。刚来的第一个月,她就处理了几百张理赔单,迅速适应并融入了工作中。
除了学习理赔工作具体的流程、所需的材料外,赵辛梅还需要自学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心脏搭桥和支架吧,我开始就不明白有什么区别。”曾经有一位职工做完心脏支架后,找到赵辛梅理赔。她想着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给赔付的,这两个项目应该差不多,就收下了该职工的理赔单。可在上报的时候才被告知,支架手术并不在赔付范围内。
此后,遇到类似的医学名称问题,她都会通过找材料、上网查、找专业人士咨询等方式,先把问题搞清楚,然后记录在自己专用的本子上。处处留心,事事上心,让她迅速成长为了一位优秀的工会人。
“这个岗位就是积德行善的,做的都是积德行善的事情。”说起工作一年来的感受,赵辛梅严肃的说,“尽我所能,把到我这里出险的职工都当作自家人来服务。”
一句简单话语的背后凝结着无尽的付出。材料不合格的,可以先放在她这里,不用职工拿着材料四处跑;复印规格不合适的,她用单位的复印机一份份的帮职工重新复印;遇到职工着急理赔的,她在每周一次上交材料之外,特意为着急的职工额外多跑一趟……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