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在日本孩子中做过一个调查: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调查结果中,织田信长、坂本龙马、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都列在排行榜前十。然而,如果把这个题目丢给中国孩子,最终结果会如何呢?恐怕排行榜的前十名,也未必能见几位中国历史上的英雄。甚至有人指出,日本战国时代几位英雄在中国的知名度竟比同时代中国本国的人物都高。这种现象有些反常:我国上下五千年不乏英雄,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没有记住他们,反而热捧日本呢?
仔细追想我们的儿时,或许能找到些答案。孩子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无非图书、影视、游戏娱乐几种,而让孩子读史书,恐怕难度有些大。孩子了解历史的方式,大多还是通过动画片、电子游戏等。中国孩子之所以对三国时代的英雄了解最多,也是因为三国题材的游戏和影视作品多,而一些日本的英雄人物之所以被孩子熟知,原因也是在于,相关题材的动漫作品抓住了孩子的心。
英雄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最受孩子的欢迎,缘于每个孩子心中的英雄情结。孩子最崇拜那些以一敌百的、冲破险阻的、戏剧化的英雄。可一直以来,能满足中国孩子接受欲望的,无论是奥特曼、超人、佐罗等虚构角色,还有一些现实的英雄,几乎完全出现于外国动漫作品中。能向孩子灌输启蒙价值观的英雄主义国产动漫,几乎是凤毛麟角,即使有几部知名度稍高,其人物形象也不够精彩,难以真正被孩子喜欢。
这种情况下,近期在北京卡酷少儿卫视播出的动画片《戚继光》,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它将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族入侵的典型人物“戚继光”作为主人公,并且通过26集剧情全面展示他的形象,使他的事迹深入孩子心中。它让孩子了解认识这位自己国家的英雄,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民族的血性,也对我国的英雄主义启蒙教育开了一个好头。
同时,动画《戚继光》的制作也十分用心,片中塑造的“戚继光”,是一个被多次否定却一直证明自己,既英勇善战又儿女情长的民族英雄,他改变了中国传统英雄主义作品孤芳自赏的“高大全”形象,而成为一个富有命运色彩的英雄,它把史书中的“戚继光”转化成了能让中国孩子真正喜欢的动画人物,对国产动画的立意,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每个孩子生来都有血性,喜欢抗争不喜欢顺从,但如果血性不加熏陶,会随着成长慢慢泯灭。然而,血性的泯灭是十分可怕的,将使一个民族丧失战斗力。因此,培养孩子民族血性的文化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类作品也必须由本国来生产。因此,像“戚继光”一样的动画作品,其成功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层面本身。
□本报记者 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