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设计室里英语热
弟妹一家人
五朵花的 芬芳
午报,帮我走上成才路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午报,帮我走上成才路

 

5年前,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物业维修工。维修班共有6个人,负责十几栋居民家中的维修服务。日常除了干好维修工作之外,班里只有两种精神食粮:一是电视,二是一份《劳动午报》。对于从小就爱写写画画的我来说,午报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忙碌一天后,当其他工友进入梦乡后,我打开台灯,逐页逐篇仔细阅读当天的《劳动午报》。看着报纸上那些反映我们身边工友生产生活的稿件时,我也渐渐地喜欢上这份属于工人自己的报纸。每天不管多么忙累,夜晚读报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在读报中遇到好的文章,我都会用剪刀小心翼翼剪下来,贴在学习本上;读到精美的字句,我也会认认真真地摘抄下来,以便备用。我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闲暇之时,我根据工作实际,按照报纸上的文章,也比葫芦画瓢地写了几篇丑作寄给了报社。

一天早上,我们班组来了一名新工友报到。经过打听,他叫陈永君,刚从技校毕业,拿到了高压电工本。原来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仅有初中文化的外来务工人员,公司看他爱学习钻研,于是单位出钱,免费把他送到技校学习。没过多久,我就了解到,像陈永君这样由单位出钱免费学习的人,公司还有不少。公司掏钱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却不担心职工学成后辞职跳槽,而且每名学习回来的人,都很快就成了公司的能人。在物业难招员工的现状下,我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新闻线索,连夜赶写了一篇《政策给力 职工实惠多》的通讯。写好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投到午报邮箱。

没过多久,一天下午,我和师傅正在干活,老远就听到班长大声呼叫我的名字。只见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一手高举着报纸,一边说:“你的文章今天登在《劳动午报》上啦。”我急忙从他手中抢过报纸,看到二版右下角“职工心声”栏目中醒目的标题《职工学技术单位出资》,以及稿件结尾注有“陈永君口述 张国玺整理”的字样,顿时,我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对我多日的付出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也更加激发了我学习写作的热情。

随着我的文章发表,也改写了单位成立十几年没有稿件见报的历史,我也成了单位“名人”。面对取得的成绩,我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一如既往地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学写新闻稿。年底随着单位的调整,我也从维修班调到了公司办公室专职从事文字工作。无论工作多忙,我依然没有改变对她的初衷,时刻关注这位“无言”的老师——《劳动午报》,是她帮我走上了成才之路,心中对她常怀感激之情。

□张国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