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新东方培训资料的“口供纸”、万余件藏品、广为传颂的“红头巾”的故事……日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户东城,这是我国首座“国”字号的华侨历史博物馆。目前,可通过电话进行团体预约。
东直门内北小街、北新桥三条东口,一排古色古香的中式廊房环绕着一栋灰白色建筑,这就是刚刚落户东城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记录生活点滴
讲述动人故事
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主题浮雕《根》。“过去中国人远渡重洋,讲究衣锦还乡、落叶归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驻足说,“如今更多中国人在国外发展打拼、落地生根。”这座浮雕诉说着海外游子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移民历史。
浮雕《根》的左侧,是第一展厅入口: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箕子东迁、徐福渡海开始讲起,再到隆庆开海,金山客与金山箱,细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脉络。
第一展厅藏品中,有一件长达4米的“口供纸”。这是20世纪初,旅居北美华侨根据移民官问话内容,编制的入境培训资料,以便帮助国内亲友通过新移民审查。黄纪凯馆长打趣地说:“口供纸相当于如今新东方的培训资料。”4米长的口供纸,上面是问题、下面是答案,毛笔写成娟秀小字,内容庞杂,主要有家庭关系、家居状况、证人关系、相关事件及各类附件等。
在提及镇馆之宝的时候,馆长直言不讳地说,该馆目前还没有镇馆之宝,“我们建议观众别抱着猎奇的心态进博物馆,重要的是通过参观体验了解不曾知晓的历史与文化知识。”
据了解,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分为地上3层、地下2层,总陈列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现有4个基本展厅。展厅采取编年体讲故事与专题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专题为纬,划分为四个部分: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
藏品多为无偿捐赠
饱含华侨华人深情厚谊
美国胜家公司1926年出厂的木雕柜式缝纫机、华人磨胡椒用具、琼轮盛华人海外公司当年悬挂的匾额、华人中药店用过的木制药匣、娘惹用的金属化妆袋……这些展现华人华侨当年在海外拼搏打拼的实物,在中国华侨博物馆林林总总共有万余件。
建设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倡议,是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提出的。“如今终于如愿。”黄纪凯馆长介绍说,藏品均为海内外华人华侨无偿捐赠,“我们给的一纸捐赠证书是廉价的,但捐赠背后的感情寄托却是无价的。”
在华人华侨海外贡献篇中,有一幅照片很抢眼。头戴红头巾、目光深邃、饱经风霜的女子……这是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活跃在新加坡建筑工地女性的肖像画,她们大多来自广东三水,被称作“红头巾”。如今在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外矗立三尊“红头巾”雕像,以此纪念她们。馆长介绍说,没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只知道她们是“红头巾”,她们中的有些人终生未嫁,目前只余7位在世。
讲述华人海外奋斗历史
为海外生活做准备
展馆里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着华侨华人在海外杰出的贡献。比如,新西兰现代乳制品开创者和奠基者是中国人张朝,他是《新西兰百科全书》列有传记的唯一华人;新西兰的猕猴桃,最初是华人从中国引进到新西兰,在当时那叫“中国果”;1888年华人植物学家刘锦浓培育出美味多汁、易贮存、抗霜冻、适于长途运输的“刘橙”,这项成果改变了佛罗里达州种植柑类水果效果差的历史……
黄纪凯馆长为记者一一细数华人华侨的海外故事,“我希望来参观的人,尤其是想出国的孩子,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海外生活都要经历些什么,为自己的海外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目前,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在试运行阶段,仅接受团体电话预约,工作日期间可拨打电话010 - 64070943预约参观。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