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闵丹)“服务员、普通技工等基础岗位越来越难招了!”根据近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状况”,今年三季度本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呈现招聘难的特点,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求职人员数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劳动力需求缺口达17万人。
据市人力社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进入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的单位有19336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225002人,进入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54585人,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需求缺口17万人。三季度与二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进入市场的求职登记人数均处于减少状态,分别减少了7.22%和26.37%。
从职业分类来看,招聘难呈普遍现象。只有63个招聘职业呈现“招聘小于求职”,却有242个招聘职业呈现“招聘大于求职”,242个职业招聘总量为220301人,求职人数仅为43577人,需求缺口达176724人。有66个职业“有招聘无应聘”,需求缺口为3028人,尤其是单位负责人供求矛盾突出。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最缺人的几个职业是推销展销人员、简单体力劳动人员、营业人员、餐厅服务员、电信业务员、治安保卫人员等;而供给大于需求的几个职业则是食品工程技术人员、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生物科学研究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等。
一位企业负责招聘的人事专员介绍,目前客服人员等基础性岗位人员越来越难招。对于频频出现的求职人员减少、企业招聘难的现象,专家分析,这主要因为随着中西部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为留住人才,地方出台了扶持政策,相比之下留在本地工作更加舒适,因此一些中西部省份在省内务工的比例不断攀升,而到省外务工则下降幅度较大,这一现象导致了外埠务工人员数量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