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希望炎黄子孙都成为“炎黄”
对无良老板 应祭出法律之剑
缓解车辆乱停放 仅靠神器还不够
的哥拒拉出轨男 到底该还是不该
给拾荒者自强的机会
控烟要打组合拳 需要全社会努力
登陆方法
诱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炎黄子孙都成为“炎黄”

 

1987年6月28日,有人落款“炎黄”向江阴市祝塘镇政府汇款1000元资助祝塘幸福院建设……此后的27年间,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这位“炎黄”一直在为慈善事业捐款。27年来,人们一直在找寻这位做善事不留名的“炎黄”,但始终找寻不到。前不久,一位七旬老人在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善款后,突发脑梗晕倒在银行里,民警发现老人身上的三张汇款单据上写着“炎黄”和“黄炎民”。(11月25日《现代快报》)

“炎黄”这个让江阴人感动了27年、更是牵挂了27年的好心人,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眼前。只可惜他是病倒后才被人发现的,如果不是,人们不知道还要寻找多久。现在人们知道“炎黄”是谁了,但是大家却揪心了,老人毕竟已经七旬,而且得了脑梗。这是多么地让人惦念和牵挂啊!

也许有人要问,“炎黄”做好事就是不留名,为什么人们还要执着地寻找呢,那样岂不是违背了老人的初衷?我不这么理解,而且愿意知道谁是“炎黄”,理由如下:其一,不能让默默捐款的老人籍籍无名,好人至少需要好报,需要社会好好报答,好好报道;其二,请“炎黄”浮出水面,主要还是想表达感恩之情,并请接受我们的敬意和膜拜。

现在,“炎黄”老人找到了,在表达敬意之余,表达一份关爱,同时,更希望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成为“炎黄”,尽可能地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人,关心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韩睿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