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路“力”撑
江西中学校长 坚持4年在校门口诵读国学
青岛公交司机 驾18米长公交车迎娶新娘
边关战士零下15℃跳“小苹果” 快乐度过光棍节
世界最高和最矮男人同聚伦敦 庆祝吉尼斯纪录60周年
日本男子16秒内爬行百米 创吉尼斯新纪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路“力”撑

道班职工合力将事故车移到安全地带
 

什么时代了,还用人来搬车?什么情况下,还用人来拉车?当我们看到图片中这么一群职工在寒冬雪地里费这么大的力气时,第一个答案是这仅是很少见的个案,一定是在非常特殊的地点,又恰巧附近有这么一群工人,等牵引车还不如人搬车。

没错的是这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地点,确实有那么一群被交通部授予“天下第一道班”的护路工。有错的是这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路:天路。2014年9月15日,在青藏公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垭口段。一辆越野车为看雪山,擅自开离主道,陷入泥沼。十几号道班职工生拉硬拽,硬是把几吨重的车从泥中拖了出来。除了养护公路,109道班收到救援请求,从来没拒绝过。

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人类怎样把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方法改进的多么先进,有些事情仍然需要人用最基本的力量支撑。比如这条通车60年的川藏青藏公路,路长而险,海拔高,气候多变。工作在这条路上的职工心中都有数,遇到有事故发生,不可能像在城市间的高速路上等待救援设备那样简单。因此保障道路畅通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因常年在高海拔活动,工作超过5年以上的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如风湿、高血压等。上工时,每个人身上都备着好几种药片,最管用的还是止痛片。如果吃药都不见效,那就必须送到70多公里外的安多县输液。在高海拔地区,一些小毛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啊!

他们称得上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道班职工,他们用全部的心血撑起了这条天路。让这条给国家建设、当地民生带来绝对利益的路畅通无阻。记得一位经常自驾游的朋友感叹地说:“我们都有梦,想通过这条路入川藏旅游,去感受高原之美和藏区的神秘。但圆梦之后你会发现,美和神秘的背后还有你行驶在天路上的感叹,那就是感叹筑路者的血汗和护路人的奉献。”

□张光/点评

□摄影/王远凌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