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昨天,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介绍自备井置换工作正式启动,同时也标志着本市启动逐步推进城区自备井的置换工作,到2020年,将中心城区90%的自备井供水置换成市政管网供水,将改善近300万居民的供水水质。
据介绍,北京的供水主要有公共供水、自备井供水及村镇集中供水等方式。其中自备井供水是我市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区范围内还有自备井6500眼,年供水量2.2亿立方米,约占城区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
市自备井大多成井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此设备比较陈旧,超期服役情况严重,更新维护不足,管网年久失修,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严重威胁供水安全,供水事故时有发生。另外,绝大部分自备井供水单位都没有安装水处理设施,仅仅依靠紫外线照射或投加次氯酸钠的方式进行简单灭菌消毒,不具备地下水深度处理能力。
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自备井供水安全保障度较低,一旦发生供水事故,供水单位应急处理手段匮乏,应急措施难以到位,应急物资严重不足,给城市供水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此次置换工作主要置换中心城区市政供水管网供水范围内,供水水质较差、供水能力不足且位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的供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服务用水)自备井。2020年前,将中心城区90%的自备井供水置换成市政管网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