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演员限薪会成救命稻草吗?
话剧《驴得水》
音乐剧《等你爱我》
赵宝刚首拍医疗剧给自己出难题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员限薪会成救命稻草吗?

 

近日,有微信公共账号爆料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将于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此政策在总局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阶段。由于一线明星的片酬太高,直接导致很多好剧拍不起、放不起,观众自然也是看不起。而要解决这一瓶颈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局似乎找到了一个最有效办法,那就是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限薪真的会成为挽救国内影视的救命稻草吗?

影视“刷脸时代”难挡明星高薪之势

□丁玮

近年来,一提起演艺明星的高片酬,除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明星们笑开了花,行业内其他从业者们无不是一肚子的苦水,喊降声不断。可这又怨得了谁呢,还不是自己的恶性竞争养大了明星的胃口,对演员来讲薪酬无止境,自然是越高越好,而对制作方来讲,既有号召力价格又低廉当然是求之不得。

片酬高不高,得看站在谁的立场说话,演员高薪是周瑜打黄盖的市场行为,双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反过来讲,演员的片酬降了等于是给制作方赚了钱,那为什么你可以赚钱而演员不可以赚钱呢?演员赚钱只要能合理交税完税,对得起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态度就可以了。

无利不起早,影视制作者一边痛批明星坐地起价,一边又乐此不疲的追捧他们,不就是看中了人家的市场号召力嘛,我们何曾见过哪个碌碌无名的演员漫天要过价?中国的演员市场那么大,而且每年还会涌现大量新人,低片酬甚至是倒贴钱的都大有人在,影视制作方舍低求高甘愿被宰,那是因为明星的名牌效应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

一部影视作品投放市场后,明星往往是最大的保险系数,会对市场反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观众热衷追星要比注重作品质量更热心的当下,赚钱与亏损的成败完全系于明星一身,这才是制作方愿意接受高薪的根本原因,那么明星成为投资成本的大头也理所当然。这些年尽管制作方怨声载道,可拍戏时仍然会坚定地选用明星演员,忍受着比房价涨得还快的片酬,伺候着比祖宗还事儿多的“大腕儿”们,谁让现在的观众市场是明星“刷脸时代”呢。

影视制作方被明星牵着鼻子走,说到底还是创作者技不如人,对自己的作品缺乏自信,完全依赖明星撑戏,而不是凭过硬的作品质量赢得市场。虽说剧本应该成为影视拍摄质量的灵魂所在,但在众多的投资商眼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认为演员知名度高低才是市场制胜的黄金法则,从而造成行业内混乱无序的恶性竞争,让大牌演员成了趋之若鹜的抢手货,问题的根子不在演员身上,而是制作方的“唯名演员”论抬高了片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回过头来讲是明星高片酬催生了烂剧。

每一个红起来的明星,最初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他们之所以能红多是借助优秀的作品。比如像现在的吸金王黄渤,包括亿元俱乐部导演宁浩,两人就是靠低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起家的,是电影的出彩带红了他们。所以说,制作方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如何提高影视质量上,而不是和演员计较得失,如果质量上去了,何愁打不开市场赚不到钱。

限薪不如“限星”

□艾文

现如今,一线明星拍一部剧拿到几千万片酬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明星们通过一剧暴富已不再是传说。据了解,在一些电视剧中,主要明星片酬占到一部剧总体投资50%以上的相当常见,甚至还有比例高达70%,而剩下的钱包括剧本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场景,只能怎么凑合怎么来了,成本所限导致很多剧越来越粗制滥造也就不足为奇了。

限制明星薪酬对影视作品创作水平的提高粗粗看来似乎很有道理,只要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发布行政命令,让明星们自降身价,甘心少拿工资多拍戏就行了。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电视剧成本,但明星们真的会愿意自贬身价,把真金白银拱手让出吗?

毫无疑问,明星们肯定不会主动接受“限薪令”,也不会主动放弃那大把的钞票。当“限薪令”所限定的酬劳太低时,明星们恐怕就不会主动真心去拍戏,何况明星们本就不差钱。所以说“限薪令”是不能彻底限住明星工资的,也不可能真正降低电视剧的成本。

那要如何降低电视剧的成本呢?很明显,仅有“限薪令”还不行,限薪不如“限星”。

一要在各类电视剧中减少明星人数。明星们的片酬为何如此之高,说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家捧出来的,如果没有大家的继续追捧,明星们得不到各导演、各电视台的热捧,明星们还会那么值钱吗?

二要多用新人。说实话,很多电视剧并非只有明星才会拍得好,也并非只有明星拍的戏才有观众看。明星和新星的片酬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天价,一个地价,一个是价比金贵,一个是白菜价,为真正降低成本,在拍电视剧时,不妨多用一些新星,或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何况,起用新人还能培养更多的人才,还能对明星的价格形成有效竞争。想必,只有在所有的星中形成了强力的酬劳竞争机制,制片成本才会被减少。

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们所拍的戏内容好,质量好,符合社会、群众的口味,我们又何愁没有观众呢?因此,要想真正控制好电视剧的制作、播放成本,限薪不如“限星”。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