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业务过硬,关键时刻果敢出枪三枪救下三条命
■他铁汉柔情,七个小时耐心劝解令绑匪束手就擒
■他就是《警察故事2013》原型人物之一,市公安局第十总队副总队长——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第三批20名候选人名单。截至目前,全部60名候选人全部公布,其中,北京共有5人入选。曹志刚就是其中之一。直面423名绑匪,击毙歹徒3名,击伤一名,解救170名人质,2006年来,绑架案侦破率100%;两次一等功、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些惊人的数字和光耀的头衔见证了曹志刚20余年的从警生涯。
业务过硬
“三枪”解救三条人命
18岁那年,高大帅气的曹志刚成功入选三军仪仗队,3年之后,曹志刚脱下了军装,带着他当警察的梦想,通过层层考试,进入北京公安局,成为了一名防暴民警。通过“苦行僧”式的训练,曹志刚成为了警队里的“神枪手”。
2006年11月,北京某大学古筝艺术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路上被人绑架。在抓捕行动中,两名嫌疑人挟持女学生开车逃窜。包括曹志刚在内的警方驾驶四辆车相互配合,在国道上将嫌疑人的车辆别停。猛烈的撞击使得嫌疑人瞬间懵了,但这个过程也只有两三秒钟。就是两三秒的时间,曹志刚已从车上下来奔到了嫌疑人和人质所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拔枪、上膛一气呵成。
此时驾车的嫌疑人对后座上正押着女孩的另一嫌疑人穷凶极恶的喊道:“宰了她!”眼看嫌疑人一只手拽着女孩的头发,将女孩按在自己腿上,另一只手举起了刀。千钧一发时刻,曹志刚果断举枪击发。冲突的环境,狭小的空间,车窗玻璃上仅有的罅隙,所有这些苛刻条件都没有影响曹志刚这关键一枪,子弹正中嫌疑人眉心,遭劫持女孩安全获救。
2004年5月的一个傍晚,北京西客站东侧不远的马连道。一个小伙子夺过路边水果摊上的西瓜刀,恶魔般地挥向过路的行人。一名毫无戒备的女中学生首先倒地;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被狠狠砍伤了后背;一名挺身而出搏斗的青年被一刀砍倒。最后,歹徒一头扎进小区自行车存车处,用刀架在看车女青年的脖子上,挟持着她躲进存车处的铁皮屋内。面对疯狂的劫匪,狙击手的重任,落在曹志刚身上。
“当时,歹徒藏身的屋里,仅有一个两尺左右的窗口,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屋内漆黑一团,根本无法远距离识别目标。”看到现场地形,曹志刚果断地弃用狙击枪,抓起一支短枪,悄悄隐藏在小屋门外。
时间在紧张的气氛中逐帧前行,谈判人员还在做着努力。突然,人质凄厉的惨叫从小屋里传了出来,曹志刚脚起门开,就在几秒钟之间,就在眼睛还在适应屋内光线的瞬间,曹志刚看到了歹徒高高扬起的刀,说时迟,那时快,曹志刚在千钧一发时刻定位、举枪、射击,所有动作迅速如本能反应,精准如尖端武器,歹徒应声毙命,人质及时送医,转危为安。
仅仅过了三个月,位于通州区的一间发廊里突然冲进一个男人,拿着长刀,对着一个女孩子扎了过去,疯狂地喊叫着:“我要钱!”几分钟后,大批警察赶到现场。歹徒将屋里的一名女孩劫为人质,甚至一刀刀割伤女人质以示恐吓。
曹志刚再次担当起狙击手的重任。现场窗户极高,外面还罩着钢筋的防窃网,窗帘也都被拉上了,这一切,对枪手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就在歹徒不经意间探头观察外面的情况时,曹志刚举枪便射,子弹穿过细密的防盗栏,击碎双层玻璃,准确命中,歹徒失去反抗能力,人质获救。
铁汉柔情
7个小时劝解令绑匪就擒
在用枪击毙歹徒救出人质,为人褒奖的背后,清醒的曹志刚却始终忘不了马连道那个劫持者被击毙时的样子,“那么年轻就逝去了”。即便一枪毙命是他的职责,但对于生命,这位果敢的枪手看得高于一切,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扣下扳机。
在曹志刚处置的朝阳区一起劫持案件中,嫌疑人因为失恋找前女友谈复合,遭到拒绝,情急之下,嫌疑人把她劫持为了人质。曹志刚了解情况后认为嫌疑人本质并不坏,对女孩感情也很深,他没有立刻采用武力手段,而是与嫌疑人隔着门开始了交谈。从谈人生、谈理想,最后谈到家中亲人包括被劫持的女子,一遍一遍的情感交流,一次次诚恳的劝解,整整7个小时,嫌疑人终于放下了歹念,主动释放了人质。
“用心比用枪更重要。”曹志刚说,“嫌疑人的命和人质的命一样,都是人命。警察不是杀手,最终目的是要让人质安全获救,案件和平解决,击毙并不是最好的结果。”
在外人看来,作为“枪手”的曹志刚冷峻果敢,可了解他的队员却说:“在铮铮铁骨下,曹队藏着一颗比常人更炽热、更深情的心”。 一次执行任务时,曹志刚和队员冲进犯罪嫌疑人家中进行抓捕,嫌疑人被按倒在地就擒,他几个月大的孩子躺在床上,被眼前的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哇哇大哭。全副武装的曹志刚立刻把手枪交给队友,下意识地上前抱起孩子。
刚刚还是凶悍威猛的刑警队长,顿时就变成了温柔奶爸,拍着、哄着、逗着,直到孩子“咯咯”地笑出声来。
亏欠家庭
23年没与父母一起过春节
曹志刚还记得,23年前,他初入警界,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防暴警察。去参加公安部英模大会时,看到英模们胸前一枚枚闪烁的奖章。那一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像他们一样,胸前挂满勋章。如今,他如愿以偿。
现在曹志刚已经是北京市公安局第十总队的副总队长,除了劫持、绑架案件,还要负责涉枪、涉暴等反恐工作。每天早上,他都要第一时间仔细梳理头一天的案子,接着批改案情报告。为汇报案件、线索接报,值班室每天最少要给曹志刚打三四十个电话,他都要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分派、部署。睡眠不足对他来说已是常态。
由于工作繁忙,13岁的女儿经常见不到爸爸。曹志刚有时就挤出些吃午饭的时间,到学校看看女儿。对日思夜想盼着他回家的父母,曹志刚也总说,过两天就回去看看,却屡屡食言,成为了家中最会撒谎的孩子。从参加公安工作到现在,他已经23个春节没有回家与父母一起过节。
他救下了上百个命悬一线的人质,却一直欠自己一个好觉,欠给家人多点关怀。然而,即便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牺牲了家庭的温暖和团圆,冒着出生入死的危险,他也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本报记者 张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