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电动汽车停在路边的“充电专用”停车位里,刷卡、插上充电枪、屏幕显示开始充电……目前,在靠近地铁昌平线北端终点南邵站的京密北路东段上,全市首批路灯充电桩“上岗”运行。昨天,记者前往进行了探访。
纯电动汽车路侧充电桩就“依附”在路灯杆下,路边再配上一个标有“充电专用”字样的停车位,电动汽车就可以在这充电了。据了解,如果将电动汽车充电桩安在居住小区,每装一根充电桩都会增加小区变压器容量,相当于跟居民“抢”电用,更换小区变压器在短期内又不现实。而这种路灯充电桩的电压就非常稳定。记者从负责技术研发的北京南瑞智芯微电子科技公司了解到,首批“上岗”的路灯充电桩共有10个,电源来自于该条路上的88盏路灯。88盏路灯是由高压钠灯改造的LED灯,节省出来的电路容量足够支撑十几辆纯电动汽车同时充电,并且不会影响晚上的照明。
项目经理刘磊告诉记者,“上岗”的8个慢充桩常规充电时间四五个小时,而两周后“上岗”的2个快充桩大约半小时补电50%。这些充电桩白天、晚上都可以充电,缓解昌平区电动出租车和私家车充电难题。在路侧充电桩推广初期,主要用户都是住在周边的出租车司机,晚上回家前把出租车开来充电,一宿就能“吃饱”。
昨天下午1点,电动出租车司机王师傅熟练地将他的出租车停在了“充电专用”停车位里,为自己的出租车补电。尝了一把鲜儿的王师傅兴奋地说:“跟回公司充电不同,这个更像加油站里的自助加油机,很方便,要是以后路边都能安装几个这样的充电桩,我就再也不用怕被搁在半路上了。”他说,跟以前驾驶燃油出租车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电动汽车在路上跑不到150公里,心里就得盘算着回公司充电了。
因为纯电动出租车目前还不允许跨区运营,因此王师傅白天一般都在南邵站附近“趴活”,这里距离出租车公司统一充电地点至少5公里,而如果从地铁站“一脚油”开到京密北路使用路侧充电桩充电,出租车司机中午吃完饭不但能趁着充电的时间眯瞪一小觉儿,还不用担心被“贴条”,因为“这里是充电车辆的专用停车位。”
“一桩一位,是我们跟昌平区交管部门协商后特批的。”刘磊指着边缘距离路侧充电桩还不到半米的停车位说,今后把路灯充电桩往城六区推广还将面临停车难的问题,所以最好可以设置电动车专用车位。未来,一旦发现其他社会车辆违规占用这些停车位,很可能会跟占用出租车停车位一样被“贴条”。
另外,因处于试点运营阶段,所以使用路灯充电桩充电完全免费。根据规划,路灯充电桩还将设置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WiFi热点,方便车主边充电边上网。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徐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