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难忘胡同 一世情
我与午报“一见钟情”
■征稿启事
《劳动午报》《工会博览》举办通讯员培训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午报“一见钟情”

 

迄今为止,我已经在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工会工作了十年。多年的机关工作让我养成了一个不良的看报习惯:看报只看题。不论是大报小报,一张报纸拿来,从头看到尾,不会超过15分钟,而且很难有一篇文章能够吸引我认认真真地将其读完。

《劳动午报》则不同。自从几年前结识她,就“一见钟情”似的再没有放下。而且每期必看,每篇必读,甚至连百十字的“快评”都未曾放过。自我分析原因,可能是国家大报离我们平头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太过遥远;地方小报又五花八门、过分猎奇、广告太多;我喜欢副刊,可副刊又都被名家、“老人儿”、“关系户”占据,很难发现新人新作。唯有午报不同。新闻是我们身边的新闻,故事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图片是我们熟悉的场景,评论是我们熟悉的话题,追踪的是深度报道,关注的是百姓生活,副刊发表的是我们职工的作品,文体讲述的是我们职工关心的活动。午报才真正是我们职工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

在午报这个朴素的平台里,活跃着我们身边的人,讲述着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论是通过记者的笔,还是通过广大通讯员的手,只要是我们自己的职工,就可以在这里发出自己的声音,畅谈内心的感悟,交流维权心得,抒发老旧情怀,讲述模范人物,透视热点话题。午报才真正是职工写、写职工的一张亲民“大”报!

午报,还是我们广大职工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广大职工可以有冤说冤,有苦诉苦;可以抒发豪情壮志,也可以晾晒情感点滴;可以撰写童年趣事,也可以展现书画摄影;可以写写散文诗歌,也可以创作小说随笔。总之一句话,只要你想说,只要你想写,只要你有才,只要你“敢”来,午报必然张开热情的臂膀,以诚相待,“毫不客气”地拥你入怀!

因为,《劳动午报》一直是、永远是我们职工自己的“大”报。

□ 乔英杰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