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淑凤 沈辉)“我今年58岁,想找个看大门的活儿,人家能用我吗?”近日,昌平区回龙观镇二拨子村就业服务站内,刚退休不久的李大爷前来咨询。“大爷您别急,我们替您想想辙。”就业促进员王海霞热情地回应着。
王海霞介绍,村级就业服务站身处基层,来找活儿干的多是村里的家庭妇女或是年龄较大的男性,就业岗位多为家政、保安等。跑腿儿为大伙找活儿干,是二拨子村就业服务站工作的常态。“正好村里的汽配城、饭店、旅馆缺人手,我们站里出面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个桥!”
“像这样的村级就业服务站,昌平共有303家,另外还有200家社区就业服务站。”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平还选派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站所中,为村级就业服务站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等专兼职工作人员1180人。
目前,昌平区、镇、村三级就业政策宣传体系已搭建完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动态监管与服务平台”和“昌平就业网”已向村就业服务站延伸;在全区46个村开通了“昌平区就业保障直通车”,累计发布就业政策、岗位用工信息2000余条。今年以来,昌平在全区需求量较大的村增设了20块LED屏,扩大“直通车”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