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劳动午报“结缘”时,正处于工作迷茫期。
褪去了“菜鸟”的青涩,每天淹没在重复的日常工作中,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也开始变得模糊和不确定,怎么能延续工作激情、为职场生活“保鲜”呢?
在去同事那儿沟通工作时,偶然看到打开的劳动午报,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噢,是个人物报道,再细看下去……直到同事喊了几次,我才从文字中回过神儿来。哇,原来工作可以这样做呀!工作闲暇时找来以前的午报,一期一期的看下去,慢慢的了解到,原来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在一个岗位或单位工作十几甚至几十年。怎么把重复的工作做出彩?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在工作岗位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她……他们的事迹解开了我的困惑,午报的那些铅字带我走出迷雾,给出了我所要寻找的答案。
岁月流淌,有时候,缘,真的妙不可言。
从不曾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还能与午报有更进一步的接触——成为特约通讯员。八月份,劳动午报社在北京电力建立了记者站,作为第一批特约通讯员,我的感觉好像是与从未谋面的朋友初见,可又像是与久违的朋友重逢。那种真实又虚幻、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还是第一次体味到。
作为读者,以前只是随意的翻看午报,副刊、聊吧、人物、新闻……各种板块的丰富资讯是关注的重点。而当我作为半个新闻人再次拿起劳动午报时,心中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厚重感和敬畏感。报纸的定位、理念、版面设计、新闻采写……在各种学习的同时,也对午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作为多年的读者和通讯员新兵,我想我能做的,除了对午报一如既往的关注外,更要积极地采写一线的鲜活事迹,报送有价值有特色的新闻稿件,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力企业和电力职工,传播更多的电力正能量。
秋意渐浓,缘在延续……
□孔令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