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史琳是右安门街道翠林三里社区的一名工会干部。虽然年纪不算大,但负责工会工作已经有四年多了。
2010年7月,史琳圆满完成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后,来到这里,做上了一名工会干部。
来到岗位后,她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让社区内的几家小微企业加入社区工会联合会。“那时我要负责社区里5个小微企业。”史琳回忆道。
聊到让小微企业加入社区工会联合会的工作,史琳这样总结:没有其他捷径,只有下到企业,和对方面对面介绍工会,寻求突破口。
结合自己的经历,史琳考虑以“京卡”为突破口开展工作。
不久后,史琳来到一家药店和企业的负责人交流。尽管拿着厚厚的宣传资料,但结果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史琳的第一次下企业还是失败。
没有放弃,史琳开始思考,于是,一个星期后,她又来到药店,这时她宣传的侧重点也发生转变。
“我主要是介绍的‘京卡’可以二次报销,老板娘听后感觉很有用,她也就同意成为工会会员。”
“其实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在去一家鞋店与老板交流,就多次被拒绝。”但史琳的性格不服输、也很有亲和力。
一年多的时间中,她反反复复多次来到这家鞋店,给老板介绍工会的作用。不仅这样,还会随时充电,学习工会相关知识,浏览相关网页,不断思考寻找突破口。
“没事就去和企业谈,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工会,终于找到突破口 。”不久后,史琳借助小微企业安全创建的契机,收获成功,“这家企业最终加入了社区工会联合会。”史琳说。
在史琳看来,做工会工作,耐心和热心是必要的心理素质,还要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的特点,来找寻不同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