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大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给职工一个 创新互动的家
为职工免费体检
技能大赛 赛前培训班开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9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职工一个 创新互动的家
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工会鼓励职工技能创新纪实
职工正进行技术检测
职工与国外技术人员交流学习
业余时间,工会组织职工开展拔河比赛
 

与职工一起开展技术创新、鼓励职工为企业建言献策、搭建职工技能交流平台……位于大兴区的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工会一直致力于职工技能与业务水平的提升。因此,每年,这里都会有国家专利项目获得审批。2010年至今,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已获得包括发明、外观、实用新型在内的34项国家专利,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与企业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利都是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

与职工一起开展技术创新,研发设备获国家专利

JHPK-H30型聚氨酯喷涂灌注设备,是由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生产的。在谈到研发初衷时,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文波告诉记者,他们在参加展会时,有客户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能够多站在操作者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

“回来后,我们的技术人员亲自拿起原产品进行感受,发现确实存在着操作不便等问题。”杨文波说,“传统的设备只考虑到机器的功能性,而忽略了操作便捷性。”于是,他和技术人员一起做了很多调研,并尝试着从液压设备和其他设备上吸收先进经验,对JHPK-H30的压力泵进行更新换代。技术革新的同时,技术人员还减轻了设备重量,让操作更加便捷。

“在实际调查中,技术人员发现喷枪也存在局限。传统枪一般是2-3公斤重,拿起来很重。因此,我们的职工对喷涂枪也进行了改进。” 杨文波脸上洋溢着自豪,“京华派克员工研发的枪重量控制在1公斤以内,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负担。”

为了保障职工的生产效率,公司工会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并在全厂实现了空调办公。同时,还为职工配备了手套、口罩、鞋子等劳保用品,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培养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让职工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促进企业发展。

鼓励职工为企业建言献策,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杨工,我发现咱们这次使用的材料在质量上存在一些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成品的质量。”不久前,电焊工小刘在焊接时,发现原材料质量上存在问题,便立即向公司总工程师杨文波报告。听到小刘的话,杨文波来到车间仔细检查了原材料,发现确实存在质量风险,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他下令将整批材料全部换掉,并重新投产。虽然导致直接损失一万余元,但却保证了后续产品的质量。

“多亏了小刘及时发现问题,不然公司的损失就更大了!”在小组会上,杨文波当众表扬了这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并提议公司相关部门对小刘进行绩效奖励。“我们公司有规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会给予相应奖励,这激发了职工们为企业建言献策的热情。”杨文波告诉记者,上述例子只是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一个缩影。在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无论是一线职工还是中高管理层,大家时刻关心着企业发展,并为产品技术创新出谋划策。

京华派克生产的机械设备,每一台要有上千张图纸,这需要极高的精确性。有时候,职工会拿着产品设计图纸主动到技术部门进行业务探讨:是否改变零部件的加工材料?精度上能否再提高一些?“有时候,一线操作人员对材料的把握比技术人员还要高,在技术改进上,对企业的帮助很大。”提到职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杨文波感到很欣慰。

“最近几年,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提升。”以前,职工更多的是操作设备,很少去关心机器的维护。而现在,他们会主动提醒管理人员,哪些设备需要维修,什么时候需要保养。有时候,职工还会亲自检修,遇到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就干了。一名职工还自己设计出一个切割刀具,缩短切割材料的时间。就是在职工一次次的讨论、督促、自我创新的过程中,京华派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步步提升。2013年,年设备产量突破1000台,较2012年增长了30%。

搭建职工技能交流平台,打造高精度技术人才

在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诸多产品中,有一套被称为“聚脲高压喷涂与浇注枪”的设备,其喷头是个直径只有1毫米、长度为2厘米的全钢混合头,而喷头的制作成为这一设备成型的瓶颈。要在如此细长的钢柱上钻孔,这对钻孔设备和工人的技艺也要求极高,精度必须要达到0.002毫米,而一张纸的厚度是0.008毫米,可见难度之高。

“早期,我们只有一名职工能够做成,而且成功率不到50%,一天工作下来,最多也只能加工几根细管。”杨文波皱了皱眉。他说:“成功率低,对于职工来讲是个困扰,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不利。”因此,他们组织员工召开小团体会议,并把掌握该技术的职工叫来,共同研究对策。从技术上对员工进行培训,生产上允许其他职工试制,经过长时间的技能切磋,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现在,加工中心的8名员工中,已经有一半能够从事这项工作,成功率达到了70%-80%,在同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

除了不定期的技术讨论,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工会还加强职工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的开展。“由于工种不同,我们会在各部门进行小规模技能培训。”公司工会工作人员赵月华告诉记者,“以质量检测部门为例,车间主任会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卡具和量具,从而更加快捷准确地测量数据,保证产品质量。”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迅速掌握操作技巧显得异常重要。每当有新员工进来,公司工会都要组织入职培训,帮助其快速适应新环境,不断成长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技能培训与交流,员工的技能水平大大提高了。

□本报记者 金海鸥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