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女民兵 生命中的96米
为应急我们藏进彩车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民兵 生命中的96米

 

96米,这是天安门东西两个华表之间的距离,也是徒步方队将在天安门前以正步走过的距离。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的“世纪大阅兵”举世瞩目,一支英姿飒爽的“铿锵玫瑰”方队压轴通过这96米——天安门,足音如鼓、掌声如雷,这支方队就是首都女民兵方队。

1999年的首都女民兵方阵分别来自朝阳区的几十家事业单位,有工厂里的骨干,也有机关干部,还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其中还有2名同志是曾参加过1984年阅兵的女民兵,她们又一次担起重任。国庆65周年前夕,本报记者独家采访到了时任朝阳区人武部长、女民兵方队队长王武英和方队唯有的2名亲历2届阅兵的女民兵——刘文芝、何莉。相隔15年,提起50周年的方队训练,王武英还是如数家珍,15年前的训练场景历历在目。刘文芝和何莉,她俩依然英姿飒爽、笑声爽朗。回首50周年国庆大阅兵,她俩难掩内心的激动。

“训练时地表温度达57摄氏度,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榜样,我也上场训练了,我那年36岁,我能一动不动的站军姿,相信她们也能。”刘文芝是参加过1984年国庆阅兵的一名来自北汽的民兵,1999年36岁的她本是去参加政工组的工作,但是在那个热烈的氛围中,她又一次走上了训练场。“1984年,我也是好不容易积极争取才让我去的,当时厂里没有几个名额。训练更艰苦,还住帐篷呢。1999年在阅兵村,我们已经住上了有电扇房间。”刘文芝回忆。

在京城享有“首都民兵之花”美誉的首都女民兵是兵场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国庆50周年受阅队员们的服装非常亮丽,她们头戴红色贝雷帽,红色裙装,红色领带,白色衬衣,黑色长筒皮靴,手握小型冲锋枪,英姿飒爽。为了这一历史瞬间,时任朝阳区人武部部长、女民兵方队队长的王武英呕心沥血,从整体训练到民兵管理,甚至是服装设计,从大到小、方方面面他都精心安排,费了不少心思。“管理部队我们有经验,管自己的女儿也还行,但是要管好这几百个女孩子,可真是不容易。”王武英说,“随着训练推进,各个中队长连队员的生理期都了如指掌。”不仅生活、身体健康方面王武英考虑得周全,他认为女民兵的思想工作更重要,一到训练场,王武英就搞了动员:“群英荟萃竞争雄,亦民亦兵亦威风,试问阅兵谁堪比,绿荫丛中东方红。”登时,“哗!”女民兵的情趣就上来了,训练热火朝天的进行……

“我一口气喝了7瓶北冰洋,都不用上厕所。”当时第三排的排头兵何莉告诉记者,“训练出汗啊,水都排出去了。”何莉也亲历了1984年的阅兵,1999年本是抽调她到值班室工作,但对于国家的热爱鼓舞着她,又走上了训练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女民兵们历经387个日日夜夜的训练,一个月踢坏一双皮鞋,几次晕倒后仍然“溜”回训练场,受伤了“隐瞒”不报,梦里还在踢腿摆臂……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刘文芝、何莉和她的队友们流血流汗不掉队。一分辛劳,一分收获。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阅兵现场,最后一支通过天安门的方队——首都女民兵方队点亮了世人的眼球,女民兵在受阅的徒步方队里,那朝霞般的颜色,把受阅部队点缀得更加壮丽。

□本报记者 高铭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