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街改扩建工程是当年北京市重点工程之一,它是北京城东西方向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于1999年8月28日正式竣工通车。“它和国庆有什么关系?”正在为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郭公庄水厂工程进行收尾工作的项目经理杨占猛说:“当时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平安大街被定为阅兵后装甲部队回行路线的道路。我记得大约有140多辆坦克要从这条路上经过。那是我工作以后参与的第二个工程。”
在杨占猛负责的路段,施工有一定的难度。工作不久的杨占猛已经被任命为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所谓主管生产,就是负责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
“主体道路都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就是最后人行步道的部分,说装甲部队回行路线,8月28日之前也必须完成,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杨占猛说。施工的人都有两个工期,一是甲方规定的工期,一是自己给自己规定的工期,第二个工期一定是赶在甲方规定工期之前的。那个时候分段进行,每人负责一段儿,带着工人一块儿干。杨占猛说:“我还记得那时候平安大街铺的是那种方形、大块儿、有花纹儿的地砖,一下雪还有点儿滑,下雨的时候也不能像现在这个渗水。”
杨占猛当时是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年轻学生跟自己一块儿蹲在地上铺地砖儿,工人们看着既觉得有意思,又觉得有干劲儿。大约两周的时间,杨占猛每天蹲在地上跟工人们一起标线、磨砖、铺设。不光铺砖,还要每天开会、写报告、协调工程各方的问题。
就是这样体脑结合高强度的工作,他愣是半点儿没有感觉累。“那时候也年轻,而且为国庆服务,脑子里也没有别的,就是得抓紧、得把活儿干好。”因为年轻、因为时间紧,当时的工程中,杨占猛并没有留下一张工作照可供回忆。两周过去了,地砖铺好了,人行步道打扫干净,初现雏形。原来,过节之前,道路两边的大杂院清理杂物,什么破棚子、烂板子、还有旧家具、劈柴之类的,平时用不上又舍不得扔的东西,这会儿为了安全着想都得清理出去。“东西太多了,我们实在是清理不完,也运不走,你们能不能帮帮忙?”
杨占猛听了,一想这是为了居民生活更舒适,为了国庆更安全,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答应之后,杨占猛才知道大杂院里有这么多“宝贝”。每天夜里,杨占猛找的运送生活垃圾的车辆进城,就看到新铺好的人行步道上堆着小山一样的垃圾。每天清理,每天都有新的垃圾堆到路边。从七八月份开始,清理了半个多月,路边上才算不见了大杂院里的杂物。有时间的时候去大杂院儿一看,嘿,真开阔!
随着工程的收尾,国庆也越来越近。为了雨天不积水、日常为居民输送生活所需水、电、气、热,平安大街地下有许多方沟、管线,这些管线都需要保护。哪里有方沟、哪里有管线,哪里要绕开,从头盯到尾的杨占猛是再熟悉不过。他跟同事一起,将坦克需要绕行的位置标出,在国庆节前夕,用锥筒隔离出坦克可以行走的路线,为阅兵队伍的回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