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没有课间休息,一个简单的动作老师往往要教上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就是特教老师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课堂上没有“朗朗读书声”,在这里就读的孩子除了智力障碍,还有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老师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爱,根本无法打开孩子的心扉。
段佩娟、郭天祥、闫靖等8位年轻老师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放弃了其他优越的工作,毅然投身特教事业。他们用自己的耐心、爱心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生活技能,让他们能融入社会,独立生活。培智学校留住老师并不容易,留住青年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满怀热情地来了,但干了一阵之后因为看不到成果或者受不了每天面对这样的“非正常学生”而打了退堂鼓。
对于这8位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80后青年老师来说,每天面对这些被外人当成“麻烦”的孩子,他们早已习以为常。“有的孩子十几岁了还不知道上厕所,尿在裤子里、拉在裤子里都是常有的事。我们这些老师就得给换洗衣服。”说这些话的时候,段佩娟老师很平静,脸上没有丝毫的嫌弃和埋怨。
随着普通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智商程度稍好的孩子选择在普通校随班就读,进入培智学校的孩子,智商水平也越来越低。每个孩子入学的时候,老师都会用韦氏测量表对孩子进行测试,智商在70以下,可以进入培智学校学习。以前学校曾经有过智商60多的孩子,而现在,进入培智学校的多数智商都在50以下,这使老师们的工作越来越难。现在学校有一百多个智障孩子,年龄跨度从六岁半到十八九岁,老师每天带着他们为“生活自理”而努力。
与其他学校不同,对智障孩子的教育没有统一教材,培智学校的教材都是自己编写的。从2001年至2005年,宣武培智学校的老师们编写了一套涉及学校、社区、社会等10个主题的校本教材,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全部教材摞起来有半人多高。但教材刚编完就要修订,因为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又有很多新的生活技能需要掌握,例如公交卡、购物卡等各种卡的使用。“其实这些教材也只是起个纲领作用,真正教起来,每个孩子都要单独设计一套教学方案。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商程度都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教起来千差万别。” 郭天祥老师说。
在这所特殊的校园里,没有作业和考试,老师不会指望着桃李天下,不会奢求学生将来能出人头地,只希望学生以后生活能自理,在社会上立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份希望老师坚守清贫和孤独。在整个教师群体中,他们是最默默无闻的一部分,他们的付出,缺少成绩单上那漂亮的数字刻度,更无法换回令人称道的升学率,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而是将爱与智慧传递给这些残缺的孩子,帮他们生活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轨道。
□本报记者 孙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