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美白猪蹄”背后是商家黑心
主动适应工会工作 主阵地的转移
小心拼接假币 半真半假骗过你
加大公交建设 让黑车无处生存
棍棒教育何时能远离孩子?
只有考上名校 才能获得重奖吗
登陆方法
吃空饷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动适应工会工作 主阵地的转移

 

第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相关数据的发布,我国职工队伍的重大变化陆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我国非公企业职工规模正在不断壮大,但权益状况更加复杂——伴随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的提高,年龄的降低,以及青年农民工的增多,他们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权利意识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困扰职工权益的“老问题”与“新问题”叠加显现。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增长明显。”数据显示,我国非公经济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以非公企业为主的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6亿农民工则成为非公企业职工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工人日报》)

我国目前大约有3.5亿职工,其中主要集中在非公企业,在非公企业中,农民工又是就业的主体。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职工队伍的主体已转移到非公企业,而劳动关系的矛盾也集中在非公企业中,困扰职工权益的“新问题”也已经集中体现在非公企业当中。

综合研判这一重大趋势,人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非公企业职工最需要工会组织维权撑腰,工会组织必须主动扎根到非公领域当中去。

工会随着职工队伍走,职工集中在哪里,工会就应当出现在哪里。这本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规律。但这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转型速度太快,工会工作还没有能够同步实现这样的转型。不少工会组织还是习惯于沿袭计划经济时代在国有企业的工作套路,对在非公企业拓展工作不适应,对如何将非公企业职工纳入工会组织以及如何帮助非公领域职工维权底数不清,招数不多;不少工会干部对从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驾轻就熟,对非公企业里如何开展工会活动则经验欠缺,手段陈旧,因而显得态度拘谨甚至有些畏难情绪。

当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已占我国工人阶级的绝大多数,非公领域的职工维权的意愿最为迫切,利益诉求最为强烈,迫切需要工会组织建立职工诉求研判机制,下决心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有关调查还显示,非公企业职工加班加点现象较为普遍,带薪休假权难落实。有14.1%的职工表示几乎每天或经常加班加点;普通职工享受带薪年假的比例低于平均水平,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小微企业职工仅为44.2%和41.2%。

这些看起来不怎么光鲜的统计数据,其背后都集中体现了职工的愿望——希望工会组织尽快实现阵地转移,到职工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在非公企业职工中开展工会工作,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凡是把主攻点瞄准非公领域的地区工会,劳动关系的和谐度明显高于其他地方;二是接地气的工会,都不约而同地将“两个普遍”的主阵地放在非公经济领域,从而确保了职工权益维护入正轨、上水平。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既然职工队伍的主体已经转移到了非公领域,工会工作的重点就不能不随之迁移。在这个问题上,工会干部应当抛弃顾虑,主动有为,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掌握在非公领域开展工会工作的本领,将工会资源集中投放到基层和非公职工身上,实现非公企业职工建会率的大幅度提升,使非公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周兴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