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东城区构建人社“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科技元素无处不在
北京工业大学举办2025年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
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启动
怀柔启动“长城会客厅·国际乡创地”示范片区建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实现科技应用场景全覆盖
科技元素无处不在

 

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主会场,10余家机器人企业的百余台代表性产品在各个会场执行着各自的参会任务。此次论坛年会围绕智慧办会、便捷参会、智能服务、绿色办会等多个方面,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碳等前沿科技,精心打造全流程、多维度的应用场景,营造出了“科技无处不在”的氛围感。

机器人化身“智愿者”

在现场,不但能看到机器人跑步跳舞、吹拉弹唱、写诗作画、服务陪伴等,还能欣赏到多款机器人联袂上演的科技秀。同时,在运用新技术方面,此次论坛年会依托开源大模型,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广泛运用在论坛信息咨询、智能交互问答等多个方面。

走进接待台,机器人妮娅正在耐心地解答着参会者的咨询,面带笑容、姿态灵动的她还能向大家挥手、做出OK的手势,俨然是个接待高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妮娅的智能源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设计的深度融合。在自助搭建平台上历经精密训练,使她能够敏锐观察用户行为、精准分析需求、快速学习新任务并作出智能决策,可以用于公共服务、教育、陪伴、文娱等领域。

除了妮娅以外,今年论坛年会遴选出10余家机器人企业的百余台代表性产品,遍布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论坛年会5大类核心场景。它们穿梭在会场的各个角落,为参会嘉宾提供全方位服务,有的机器人负责迎宾,用流利的多国语言向嘉宾问好,有的则承担起引导的任务,带领嘉宾前往不同的活动区域。

叮叮当……会议室门口,服务机器人摇起了铃铛,提请参会者会议马上开始,请尽快入场。记者注意到,许多机器人胸前佩戴着写有名称和生产公司的“参会证”,与普通参会者不同的是,它们还标明了一个身份——“智愿者”。

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主会场休息区的“小关店铺”里,机械臂在工作亭里冲调咖啡,机器人服务员忙着递送咖啡。工作人员介绍,在“小关店铺”里服务的两名机器人来自两个不同品牌,实现了自主协作。有赖于它们,“小关店铺”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机器人服务员可以全程自主规划行进路线、自主规划抓取动作。

AI同传系统实现演讲者原声同传翻译

中关村论坛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前沿技术展示应用的舞台。为充分发挥论坛“科技风向标”作用,让与会者充分体验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性和未来感。本届论坛年会围绕智慧办会、便捷参会、智能服务、绿色办会等多个方面,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碳等前沿科技,打造多维度的应用场景。同时,也为各类新技术验证、新产品落地、新应用推广提供一个高质量、大规模、集约化的平台空间。

今年论坛年会深度挖掘人工智能,让公众看到了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潜力。比如,使用AI同传系统,基于声纹识别、语音拟合技术,实现用演讲者的原声进行同传。同时,运用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模型技术集群,论坛期间可以对上千条招引线索和参会企业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挖掘有价值信息。使用文生视频技术制作视频,年会暖场片、成果发布片等视频均借助AI生成。打造AIGC工作站,搭建AI智作平台,为记者在文本创作、绘图、办公等方面提供智能辅助。

全面使用电子证件、电子桌签

在参会体验上,今年进一步添加了“无感”科技元素。重点打造无感通行、安全有序参会体验,全面使用电子证件、电子桌签、会场导航、座位查询等各类智能服务,覆盖从入场到落座参会的全流程,指引参会者快速准确到达会议区域,实时了解会议信息。比如,在进入安检门时,上方屏幕会自动显示参会者的会场位置等参会信息。运用人工智能、动画特效制作和传播短视频、微短剧,优化线上元宇宙会场,为参会者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

此外,绿色低碳一直是中关村论坛年会倡导的办会风格,今年的会场布置全面使用可循环利用物料,论坛资料全部提供电子版,印刷品和文创产品均采用可回收材料。比如,论坛手提袋由回收塑料瓶与竹纤维制作而成。动态优化周边导航路线,安排无人驾驶接驳体验,摆渡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会场周边还科学投放共享单车,让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孙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