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区大屯街道安慧北里逸园社区,一座由闲置地下室改造的邻里服务中心近日成为居民热议焦点。北京建工物业公司通过空间重构与服务创新,将5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转化为承载全龄需求的活力场域。
在飘散着茉莉茶香的共享茶室旁,几位老年人正对照适老化样板间的防滑扶手研究自家改造方案;转过拐角,贴着卡通水母便笺的绿植墙悄然生长,孩子们还可以用每周浇水打卡换来的积分兑换多肉种子。这个由北京建工物业公司打造的复合空间里,三代人的需求在错峰使用中达成奇妙平衡。“手机下单10分钟物业工作人员就能到,夜里水管爆了也不慌。”居民滑动着的“禾佳盛年”智慧平台界面,背后是该物业公司针对老旧社区“顽疾”特设的24小时“急诊室”,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已完成多单便民维修服务。
物业服务不再只是修修补补,而成为社区关系的维系者。北京建工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探索将便民维修驿站升级为“生活服务枢纽站”,服务团队通过“需求墙”收集建议,将管道防锈工艺优化、儿童活动区软包改造等诉求转化为具体服务项目,让专业服务与居民智慧共同滋养社区生态。
□本报记者 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