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郊的香山脚下,一座承载着新中国诞生前夜历史的革命纪念地,正以蓬勃的创新活力书写新时代红色教育的答卷。自2019年香山革命纪念地对外开放以来,香山公园红色文化宣教团队以“赶考”精神为指引,通过活动创新、人才培育等,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思政大课堂。几年来,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宣教团队累计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开展义务讲解3万余场次,以创新实践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挑选精兵强将进入宣教员团队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3月25日抵达北平,将香山作为进城第一站。从这时起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工作、生活了181天。2019年9月,以双清别墅为代表的香山革命纪念地经过修缮对外开放,包括八处革命旧址和香山革命纪念馆,以实景、图文、影像等,生动全面的再现了中共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篇章。
“对于香山181天的历史,观众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我们用心地讲好这段历史,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使香山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香山公园组建了“红色文化宣教团”,对内对外开展宣讲、宣教活动。
最初,对于宣教员的遴选,香山公园在培训后进行全园考核,确保“红色文化宣教团队”成员都是个顶个的优秀分子。“团队以一线讲解员为主,加入活动策划组织人员、红色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人员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融策划研究、沟通协调、宣传展示于一体的宣教团队,并定期进行考核,对人员增补或淘汰,整体保持在35至40人之间,平均年龄35岁左右。”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香山公园加强对宣教员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打造“红亭讲堂”品牌,邀请革命前辈的后代、市区宣讲团老师、文史研究方面的专家等授课。还为宣教员们安排外出参观学习、赴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轮岗锻炼等机会,激励宣教员们不断提升讲好思政课的能力。
讲解服务不断提升创新
每年,前往香山公园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参观学习的市民游客和党员团体络绎不绝,为进一步服务好各界开展学习活动,香山公园丰富展览内容、增设党纪教育“微党课”宣讲、设计推出“香山答卷”等,积极打造党史党纪学习思政课堂。
“去年,我们从党史中挖掘,梳理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立‘赶考’规矩,在香山践行‘赶考’规矩的脉络,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的形式讲给大家,为党纪学习增添更加生动的学习内容。”香山公园宣传科科长绪银平介绍,“在‘七一’前增加了纪念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驻香山75周年图片展,深度展现进京‘赶考’之路的深厚红色文化内涵。还开设了‘定制党日’活动,推出‘赶考·香山’思政学堂,为党员团体、学生团体提供‘点单化’‘个性化’预约课程。在革命纪念地旧址现场扫描二维码,也可线上聆听讲解或观看讲解视频,并在双清别墅东侧平房提供党旗、入党誓词等服务。”
此外,活动形式也是不断创新。为了更好地挖掘香山的红色文化,负责宣教活动组织策划的李鑫多次走进校园,根据学校需求、节日特点、学生兴趣等重点,策划、开发了多项研学产品,将摩斯密码体验、文物展进校园等创新活动融入红色教育,使青少年参与度大幅提升。
随着内容不断创新,香山革命纪念地迎来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对于宣教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不仅要比拼脑力,更是对体力的磨练。根据游览路线,从公园东门到双清别墅再到来青轩,走完一趟相当于爬了30层楼。还有恶劣天气带来的考验,冬季爬山穿太少会冷,穿得多又热,而夏季酷暑,热出痱子也是常事。“虽然讲解员的工作相较其他职业来说显得更平稳甚至枯燥,需要耐得住性子,但我们都非常珍视这份工作。”宣教员贾莉表示。
走进校园、企业等打造红色文化宣讲品牌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在西起江西九江,东至江苏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展开了大规模渡江……”2025年春季新学期的第一天,在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开学仪式现场,来自五年级三班的李仕彦与香山公园红色文化宣教员一起,为同学们讲述生动的红色故事,开启“开学第一课”。
近几年,香山公园红色文化宣教团队已先后走进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国防大学等大中小学校,为2万余名学生讲述香山红色故事。
去年,香山公园首次将红色展品带进校园。“当年,毛主席就是穿着这件打了补丁的旧衣服,接见了许多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为建立新中国忘我工作……”学生们在宣教员贾莉的带领下,开启了新学期“第一课”。课堂上,既有展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精神的旧衣服,也有毛主席曾仔细阅读、刊载了南京解放喜讯的《进步日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一件件文物展品成为思政课上最生动的历史教材。
此外,香山公园还打造了沉浸式研学品牌,推出四季研学体系,设计“手绘双清”“电报密码破译”“拓印红色诗词”等12类互动项目。“这些活动很有意义,让我学到很多知识,这些内容在课本上是没有的。”参加过活动的同学杨星瑶说。
除了走进校园,香山公园还选派优秀宣教员入选各类主题宣讲团,把红色课堂送到基层。在北京建工集团,香山公园青年讲解员杨巍为职工们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的红色故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在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中,毛主席提笔挥毫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近几年,香山公园红色文化宣教员们跟随着各类主题宣讲团先后走进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建工集团、北汽新能源集团、北京天坛医院、昌平区南口镇等企业、社区宣讲110余场,为近万名职工、社区居民等讲述香山红色文化,把革命精神植入大家心中。
锻造新时代红色“传薪人”
红色文化传播锻造了一批出色的宣教员。2006年,贾莉成为香山公园第一名中英双语讲解员,入职19年来,她始终扎根讲解一线,服务游客约30万人次。
怎样才能讲出香山的韵味?在贾莉看来,讲解的重点在于逻辑。“在一个半小时的讲解中,不能只有干巴巴的讲解词,更不需要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有把香山文化的逻辑讲明白了,让文化之间可以互相佐证、互相传承,讲出香山文化的完整体系,游客才能听懂,才能爱听。”贾莉还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个性版”讲解词。“例如孩子们来研学游,就换成孩子们的语气,用孩子们的语言。”在多年的讲解工作中,贾莉练就了面对不同游客及时调整姿态,随时切换不同讲解方式、重点和语速的一身本领。
现任双清别墅班班长姜楠于2010年入职香山公园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讲解工作。“作为讲解员,我们是联系双清别墅与观众之间的纽带,肩负着向公众传播文物背后历史文化精神的职责。”姜楠常常跟班组成员强调。为了使讲解内容更加翔实,服务更加规范,姜楠带领班组成员每天利用闭园时间组织开展讲解技巧培训,反复练习吐字发音和仪态手势。班组还组织开展“每月一学,每人一课”理论学习微课堂、读书分享会、党史知识竞赛等学习教育活动。14年来,姜楠服务接待市民游客20余万人次,讲解接待万余场次,带领双清别墅班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从双清别墅的银杏古树下到首都校园的思政课堂,从白发老者的凝望到少年先锋队的誓言,香山公园红色文化宣教团队以创新为笔、以初心为墨,不断探索红色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创新,向全社会送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图片由香山公园提供)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