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本市今年将动态调整“无事不扰”企业清单,持续扩大企业清单范围,年内扩大到全市企业总数量的10%以上。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起草的《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今年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29条具体举措。
在市场准入改革方面,本市将制定发布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登记注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结合城市更新等,研究释放更多住所资源,适时更新本市住所管理文件。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智能校验通过的经营主体可免于提交书面住所证明材料。在企业开办的同时推送准入准营相关政策信息等增值服务。
对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满3年未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的,选取部分区开展先行先试,完善强制注销公司登记操作流程及实施路径。同时,今年本市将持续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垄断行为;常态化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推动减轻企业价费负担。
在监管执法创新方面,今年,本市将推动各区各部门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到50%以上,强化智慧监管、信息共享、书面核查等方式在监管业务中的应用。另外,进一步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以“风险+信用”推动各领域企业分级分类,健全“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扩大企业清单范围,年内扩大到全市企业总数量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