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榆树馆东里小区,困扰2号楼3门和5号楼2门居民多年的用电难题,终于在近期画上了圆满句号。随着智能电表成功更换,这个历经四十余载岁月的老旧社区,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居民们不仅告别了用电的安全隐患和繁琐的查表缴费流程,更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治理带来的温暖与关怀,生活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电表不分家 用电问题凸显
榆树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榆树馆东里2号楼3门和5号楼2门建成时间久远,楼内电表设施严重老化。由于整门住户共用一个电表,每月缴费时,居民们需轮流人工查表与收费。对于年长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如此,老化的电表和电线存在超负荷运行的风险,用电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李大爷就住在榆树馆东里5号楼2门,他对此深有感触。每个月的查表收费对他来说都很困难。爬楼梯的辛苦自不必说,看着老化的电表和电线,李大爷心里总是隐隐担忧:“这电线都这么旧了,万一哪天超负荷出问题可咋办?就盼着能有个好办法解决。”
主动作为 多方协商破解难题
面对这一问题,榆树馆社区党委高度重视,深入调研,精准把脉。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详细了解居民的诉求和实际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房屋产权手续的缺失成为了更换电表的最大阻碍。
为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党委积极组织召开协调会,邀请产权单位代表、电力部门负责人及居民代表共同协商。经过多次公开透明的讨论与协商,各方最终就电表更换的基本规划、资金来源框架以及施工安排达成一致意见。
全力协调 智能电表“上线”
在电表更换施工期间,榆树馆社区工作人员每日驻守施工现场,密切关注施工进度,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社区与施工方反复沟通协调,精心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安排,充分保障居民的休息权益。
与此同时,社区充分利用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向居民通报施工进展情况,广泛收集居民的反馈意见,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
随着新智能电表及配套线路的顺利安装,榆树馆东里居民用电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崭新的智能电表整齐排列,显示屏上闪烁着清晰的数字。居民赵女士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通过智能系统查询电费余额:“现在用手机就能查电费、交电费,太方便了,而且心里也踏实多了,不用担心电表老化出问题。”
以此次电表更换为契机,榆树馆社区党委与产权单位、电力公司建立了长效沟通协作机制,不仅为未来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任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