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总因为噪音、异味而莫名心情烦躁, 该如何应对呢?
“冻掉下巴”的腊月,要注意这几点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冻掉下巴”的腊月,要注意这几点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故民谚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之说。

随着冷空气来袭,气温下滑,趁着人们容易抵抗力下降,加之不注意保暖和防护相应部位,许多疾病借机入侵,此时腊月养生做好防寒保暖抗“冬病”显得十分重要。

腊月后,气温更加低,外出时倍感寒冷。 感冒及急慢性支气管炎为腊月的高发疾病之一。腊月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使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免疫细胞数量下降,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由鼻腔进入人体,感染细胞的概率就会提高,从而诱发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老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都在易感人群之列。

预防方法首先应注意保暖,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室内注意通风,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甲流、流感高发期。多吃水果,多饮水,及时补充维生素C,提高机体抵抗力。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以防恶化。

腊月气温骤降,会使机体产生如震颤产热、适应性产热等应激反应。两者分别通过肌肉颤动和机体内部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热量,供给人体,以维持体温。寒冷时血管频繁收缩,血管阻力随之加大,血压升高,使心脏及血管的负荷增加,大大提高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冠心病、外周血管病、脑卒中及心衰等。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随气温波动及时增减衣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或激动。晨练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应把握时间和强度。中老年人建议在寒冷天气可以推迟晨练时间,强度以本人适应为度,切忌过度锻炼。

腊月也是骨关节疾病如颈腰椎病、膝骨关节炎等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腊月天气寒冷,人体自身调节机制会使人产生震颤,严重时易发生肌肉痉挛,加剧疼痛。关节内由于寒冷,关节腔润滑受限,也会影响关节活动,产生疼痛。

关节冷痛可热敷,最简单的就是盐热敷,将食用盐200-300克用铁锅炒热,放入缝制好的沙袋中局部关节或是肌肉处热敷。也可加入捣碎的生姜或大蒜各100克同盐炒热后局部热敷。取材简便易得,具有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肌肉松弛,起到消炎、消肿、驱风散寒止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另外,腊月脚足防寒也不能忽视。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同时应注意适当活动,提高耐寒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均衡膳食,保证饮食健康。室内定期通风,减少病菌滋生。自身锻炼及改善居住环境并重,以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

腊月寒冷还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血液循环变慢,人也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更要注意精神调养,调整情志,呵护心灵。规律生活、睡眠充足、心态平和、畅达乐观也是养生的关键。

□钟竹意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