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无论何时都能来这里接上一杯热水,歇一歇脚,我觉得很方便,很感谢街道和社区为我们提供这样的爱心驿站。”正在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久久爱新”全时驿站休息的一位外卖配送员说道。
隆冬时节,对于奔波在户外的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来说,工作环境更加艰苦。为进一步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酒仙桥街道持续深化落实“时时有网、处处有家、人人有爱”工作理念,在区域内广泛开展24小时全时驿站建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筑起“温馨港湾”。
记者了解到,酒仙桥街道依托“久久爱”党建品牌,在原有的“久久爱新”暖心驿站服务阵地基础上,积极推进全时驿站建设,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在城市奔波中有处可依、有力可蓄,切实感受到关爱。
此次全时驿站的建设,酒仙桥街道充分考虑贴近需求、方便实用的原则,采用“依托建”“整合建”“独立建”等多种方式,整合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及属地现有资源,推动驿站和场景建设提质升级,以多元模式构建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使用的全时驿站区域。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各社区闲置房化身为舒适角落,酒店大堂、公寓空间、小区服务岗亭等基础设施“巧变”补给站点,为区域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更加温馨、便捷的休息场所。
截至目前,酒仙桥街道共建设17处“久久爱新”全时驿站。各全时驿站内设施完备,饮水机、雨具、打气筒、充电设备、微波炉等应有尽有,女骑手专用物品尽显人文关怀。同时,“久久爱新”全时驿站内还配备了智能门禁与监控,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酒仙桥街道将持续完善区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全域友好景观图”,加强关心关爱,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积极争当社会基层治理“小助手”,进一步提高归属感,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