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装备研发一部总体技术室,大家都说这是一支勇于创新创造、作风过硬的青年先锋队。在近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举办的经开区首届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中,该技术室获得2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该技术室成员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踊跃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和小建议,积极投身创新创造工作,用匠心激发解题智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十年磨一剑”攻克技术难题
北方导航装备研发一部总体技术室负责人雷文龙经常说,“无论是推进自主创新,还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把冷板凳坐热’的毅力。”
在研发某柔性化飞行器物理量检测系统时,要求该系统软件能够达到简便适配新型号产品自动化检测的效果,从而最终实现该柔性化系统自动化检测多种口径舱体的目标。面对艰巨的挑战,技术室团队成员没有丝毫退怯,不断往返于现场和实验室之间,研究如何实现自动化产线与设备的信号交互,对检测流程基本状态的划分和交互逻辑的优化慎之又慎。一次又一次的交互失败,却让大家越挫越勇。
“流程跑通一大半了。”“昨天确定的交互节点完全没问题。”夜晚的办公室里常常灯火通明,成员间相互鼓励,大家在讨论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通过对软件不断的持续性优化,最终达到设备本身和产线状态与现场完全一致的状态,实现了稳定的自动化检测。“以前需要我们抬着搬去检测,现在机器人根据状态就可以自动搬运到指定工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了50%。”车间一线装配班职工们激动地为团队点赞。
“解决难题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在科研生产一线,虽然岗位平凡,但能贴近实际、锤炼本领,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技术室团队成员小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电位计检测设备视觉识别研制阶段,由于现有产品不多,采集数据量严重不足,视觉识别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大家却不动摇不气馁不退缩,不断开展仿真试验,研究如何在现有数据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算法,持续提升视觉识别正确率。
该技术室团队成员小王深有感触地说:“勇于顶着压力前行,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韧性。实现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激发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匠心积累的过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该技术室团队成员们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三四个月的持续性研究,潜心优化算法,不断试验仿真,最终使电位计检测设备识别成功率大幅提高。“从最开始三个人配合着测一件产品,五分钟才能测一个,不仅工作环境不安全,操作繁琐单一,出错率还很高。但现在一个人10分钟就能简单、高效地完成10件的测试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15倍。”成品检验班职工由衷地赞叹道。
技术室团队成员小朱说:“我们每天都在和难题打交道,解决难题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北方导航装备研发一部总体技术室团队一致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牵引,笃行实干、挺膺担当,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高更强的奋斗篇章。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张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