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种的玉米、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产量不高,病虫害严重,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收入却不理想。现在,我们采用了从平谷区引进的中农308黄瓜、中杂301西红柿等蔬菜品种,我们家的大棚有十几亩,产量翻了好几倍,今年行情好,收购价比往年几乎高出一倍,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湖北省郧西县香口乡种植农户曹培新说。
为什么要从平谷区引进蔬菜品种?近年来,平谷区深化“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全国农业科创中心,全域布局“博士农场”等示范应用场景,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提升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通过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机制,郧西县通过平谷区引进中农308黄瓜、中杂301西红柿等蔬菜新品种,对比原品种产量提高了10%以上,亩均增收200元左右,丰富了郧西县蔬菜品种结构,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户收益。
围绕平谷区“博士农场”等资源,郧西县还引进了不同品类的农产品——糯玉米新品种的农科糯336,在郧西县城关镇小河村开展示范推广种植。“平谷区农业技术专家的到来,给我们的生产带来很大帮助。他们教我们如何科学播种、进行施肥防虫等田间管理、何时采收,让我们玉米种植生产更有底气。”农科糯336糯玉米种植户、城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梁本敏表示。今年,农科糯336亩产达到1025公斤,相比当地普通玉米种植品种增比7.5%。农科糯336口感软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亩均增收可达1550元。
“希望通过对口协作机制,能挖掘更丰富的‘农业中关村’资源,将平谷区‘博士农场’更多成功经验延伸到郧西,实现郧西农作物‘优新品、提单产、促增收’,促进当地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帮助农民长久性增收致富。”平谷区挂职干部,郧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朋说。
饮水思源,感恩回馈。2014年,根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平谷区与郧西县“双向奔赴”结成“亲戚”。10年来,平谷区累计援助郧西项目资金约2.1亿元,实施21个协作项目,为郧西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平谷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平谷区与郧西县将在原有协作项目上加强沟通对接,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郧西县“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