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厨艺比拼传匠心,后勤奋进新‘食’代”为主题的首届北京高校后勤烹饪技能大赛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决赛,40所高校的80名优秀大厨同台竞技,烹制出一道道品相不凡的特色菜肴,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饕餮盛宴。
此次大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学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伙专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承办。活动旨在以赛促练,提升高校餐饮职工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北京市高校餐饮服务向更高品质和更高标准迈进。
实操比赛设置了红案、白案、冷拼三大项目,必选菜品和自选创意菜品相结合,共吸引60所高校近160名选手参加。经过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个赛区的初赛,40所高校80名选手晋级决赛。黄瓜、胡萝卜……这些常见食材在大厨们的手中“化普通为神奇”,颜值与品质并重,口感与营养俱全,令人称奇。
专业评委们依据菜品的外形、色泽、口味、火候、卫生等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和点评。决赛现场还有一群学生评委,他们一边品尝参赛作品,一边对喜爱的菜肴进行投票,让比赛更加贴近高校餐饮服务对象的需求。
“我们学校每周都会提前计划每天的菜谱,做到荤素搭配,满足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口味,也会参照不同地方的特色小吃持续上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总务处餐饮服务中心厨师张孝超的参赛作品是必选菜鱼香肉丝和自选菜九转大肠,在烹饪过程中,他注意少油少盐,尽量符合大学生对食堂饭菜的需求。“参赛让我见识到不同的菜式花样,大家做得很精细,从菜品装饰到质量都很不错,值得我回去后好好学习。”
比赛评选出各单项赛事的金勺奖、银勺奖、铜勺奖,以及高校团体奖和网络“十佳人气菜品”,结果将在“2024年北京高校餐饮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揭晓并进行颁奖。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