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将打造“自动驾驶北京环”
技控课题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北信科多措并举为师生筑起“安全长城”
朝阳区实验小学破解“四小”问题有实招
拓展青年“社交圈” 打造活动“新天地”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加速完善
将打造“自动驾驶北京环”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办的“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当前,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生态逐步完善,测试示范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在政策设计、产业发展、应用示范、融合发展等方面已具备一定优势。今年下半年,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已启动4.0阶段,将围绕平原新城、“三城一区”等重点区域,以四环路至六环路为主体打造“自动驾驶北京环”。

无人配送车时速提升10倍

2020年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研究,决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率先建设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积极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经过4年建设,示范区实现了机场、博物馆等关键场景的自动驾驶接驳,首次在全国建成涵盖“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为自动驾驶企业免费提供各类国际领先的基础设施支撑。

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立伊始,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率先获得全国首批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如今已拿到经开区颁发的牌照186张。

走进位于经开区的新石器无人车智慧物流工厂,穿梭在园区的无人车正在将自动分拣完成的快递送往各个小区。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新石器率先在经开区建设城市级节能、安全、无人化智慧服务网络,通过无人车配送、无人车接驳两种全新的人机协同方式,日均可实现6万件快件处理量,帮助传统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自动驾驶里程超3000万公里

一辆10座小巴,车上没有司机也没有方向盘。从新石器无人车智慧物流工厂到大族广场,4公里的路途用时15分钟,全程驾驶平稳。采访中,记者体验乘坐了由文远知行公司研发的无人小巴,小巴不仅能根据路况、车流情况自主选择并切换车道,在经过路口等红灯时,还能平稳降速提速,没有一次急刹车。据悉,这样的无人小巴今年3月已在城市副中心“上岗”,为三大文化建筑提供游客接驳服务。

无人小巴只是无人驾驶落地应用的场景之一。针对自动驾驶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探索设立全国首个自动驾驶政策先行区,打造“自动驾驶友好型”政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发布早晚高峰测试、异地测试互认、无人配送车上路、商业化服务试点、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运营等多项创新政策。

目前,市民出行已常态化使用APP打车,旅客可以预约大兴国际机场自动驾驶接送机等服务,无人清扫车已开始上路运行,无人巡逻车已辅助公安部门上路进行日常执勤,京津冀高速已实现自动驾驶卡车的货运测试运行。截至目前,示范区已有超30家车企的800余台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3000万公里。

打造“自动驾驶北京环”

当前,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的日渐完善,已吸引百度智能驾驶、小马智行、主线科技、亮道智能等多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头部企业在北京市落地。

同时,北京市智慧出行产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指挥调度体系、运营监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交通数据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全面普及、大数据应用的广域铺开、智能化探索的持续深入、互联网服务的不断拓展等,汇集了百度、滴滴、华为、四维图新、千方科技等头部企业。

数据应用方面,北京市积极探索数据资产价值商业化实现,已落地四类数据产品,包括为车企提供常态化数据推送服务,每日向运营企业、整车企业、图商等提供路侧感知、红绿灯倒计时等信息播报服务7亿次;发布车路协同数据集,用于车路协同融合感知、预测及跟踪等研究任务。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年下半年,示范区正式开启4.0阶段建设,围绕平原新城、“三城一区”等重点区域,以四环路至六环路为主体,打造“自动驾驶北京环”。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