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许久不见的好友常会在此时小聚,大家围炉而坐,烹茶耳语, 或是品尝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享受着欢聚的喜悦。但在此温馨时刻,务必警惕炭火燃烧不充分,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产生过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北京友谊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赵岩为您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在生产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引起中毒,即为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狡猾”之处在于无色无味,神不知鬼不觉地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正常血液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需要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可不是只有烧煤取暖才会有,液化气、天然气、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让人不慎中招。
近年来,不时有围炉煮茶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发生。木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在封闭的室内,通风不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容易导致人体一氧化碳中毒,让围炉煮茶变得异常危险。
建议在室内围炉煮茶时,最好选择电炉、酒精炉,如果用炭火炉、煤炉等切记不能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用,要放在通风的大厅或户外,煤炭要烧尽,离开时要将炭火完全熄灭。
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头昏、恶心,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呕吐、乏力等。随着中毒症状的加重,患者还会出现倦怠、意识模糊、行走不稳、面色潮红。比较重的中毒症状会出现肢体不能活动、说不出话、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严重中毒可出现四肢强直、痉挛、高热。以上中毒症状都是中毒导致机体缺氧所致。另外,一氧化碳中毒以后,还会引起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方法
医务人员通过询问患者就诊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临床表现,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含量检测,即可确诊。正常人血液中HbCO含量约为5%-10%,一氧化碳轻度中毒者HbCO饱和度达10%-30%;中度中毒者HbCO饱和度达30%-50%;重度中毒者HbCO饱和度大于50%。
身边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该怎么办?
如果身边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在就医前能为中毒者做些什么?
充分开窗通风是关键,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立即完全开窗通风,在初步救治患者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施救者自身一氧化碳中毒。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离中毒环境,注意保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患者转运至有高压氧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
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也不相同:
氧气吸入,纠正患者缺氧状态 吸入氧气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快一氧化碳的排出。高压氧舱治疗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使毛细血管内的氧易向细胞内弥散,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
防治脑水肿 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小时发展到高峰。治疗常用的是20%甘露醇,也可注射呋塞米脱水等。
促进脑细胞代谢 临床使用能量合剂,常用药物有三磷酸腺苷等。
防治并发症 意识障碍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按需翻身以防发生压疮和肺炎。并予患者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同时治疗患者基础疾病。
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我们应该将掌握的生活常识分享给他人,让更多人了解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在室内使用炭火进行烧烤、火锅时,也应注意安全,记得开窗通风。
不使用淘汰、不合格热水器,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长久密闭的车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不足也会导致头晕、发沉、四肢无力,及时通风、休息是关键。
有条件的话,在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本报记者 宗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