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对身边人真的很失望,我感觉他们一点都不在乎我,完全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我生日那天,父母直到中午才想起来这件事;男友明知我大姨妈来了会肚子疼,他却一点表示也没有;约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她却推脱说工作忙没时间;工作上也是,我的方案明明做得很好,也得到了上司的认可,明明应该被采纳,结果却无疾而终。我时常会因此感到情绪低落,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应该”困扰,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身边人却无动于衷,感觉自己没被重视、被爱,很伤心,甚至走进死胡同,让各种人际关系陷入危机。其实,这种“应该思维”本身就是我们不快乐的“罪魁祸首”。
何为应该思维?“应该思维”是指我们对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心仪的预期,如果发现现实情况符合预期,我们就会感觉愉悦;反之,如果现实情况和脑海里的期待不一致,我们可能就会恼怒、烦躁、不安、悲伤、内疚等等。心理学家霍妮将这种“应该思维”称为“应该之暴虐”,处在这种思维的统治下,不仅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还会让我们习惯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厌恶。毕竟“应该思维”不单单是指向他人,也会指向自己,如:“你就应该……”“我真应该……”
每份“应该”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期待,然而,几乎很难有人会完完全全按照我们的标准、期待去做事,包括父母,所以如果我们总是花太多时间在“应不应该”上,那注定会不快乐。
专家建议:
你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改变自己的状态。
首先是识别“应该思维”。想要避免“应该思维”的侵扰,就要学会识别它的存在,而情绪就是很好的识别路标,当你因为自己而生气、内疚、失望时,顺着这些感受往下挖,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太多的“我应该”或“我不应该……”同样,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对他人感到失望、愤怒、烦躁,那便想想自己是不是对他人抱有太多“应该/不应该……”的期待,然后去思考这些想法是正常、客观、合理,以及可以怎样去调整。
其次,可以把“应该”变成“希望”。不管是对自己有期待,还是对他人有期待,这都是很正常的需求,不过需要记住的是,不是所有需求都会得到满足。当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如果习惯用命令的语气对他人或对自己说“你就应该怎样/我就应该怎样”,那情况只会雪上加霜,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被指责。如果我们能用更温和、更有商量余地的口吻提出需求,例如“我希望你能哄哄我”,那语言里的杀伤力就能大大地降低。
然后,你要允许自己或他人不完美。“应该思维”就像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不仅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也要求他人做到完美。但我们得意识到,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大家都是在不停地犯错又不停地修正中度过一生,所以放轻松,不必时刻要求别人或自己应该怎样。
当然,承认人无完人并不等于完全躺平摆烂、毫无要求,而是放下对“完美”的执念,为“足够好”而喝彩,也就是当自己取得成就时,学会给自己一些奖赏和鼓励,为自己庆祝;当自己尽力了但结果却不如人意时,也为自己的全心付出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同理,对待他人也一样,如果他人能满足我们的期待那自然很好,如果没能完全满足也正常,多些理解、接纳、宽容和沟通,比指责、评判和抱怨更能让人际关系得到良性的发展。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