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人们平时吃得比较多的一种水果。历史上,苹果也曾是北京地区的主产水果之一,因“苹”与“平”同音,所以还被赋予平安、吉祥之意,为人们所青睐。那“苹果”一词始于何时?北京栽植苹果的历史有多久?北京苹果产业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这瓜果飘香的季节,咱们一起来聊聊北京种植苹果的历史与渊源。
苹果曾称柰、平波、频婆等 明代后期始有“苹果”一词
苹果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古代史籍中最初称“柰”,《诗经》和《礼记》中提到“柰果”,有红色、绿色、黄色、赤色和青色等颜色,其中红色和黄色柰果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常常用于祭祀和宴会。汉代被栽植于上林苑。西晋典籍中将苹果当成了灵丹仙药。唐代以后,“柰”衍生出“林檎”和“柰李”。
到了元代,一些产自中亚的改良水果被进贡到元帝国,因而苹果随之被引入且在御园内栽培。明太祖之孙朱有燉《元宫词百章》第十首曰:“兴和西路献时新,猩血平波颗颗匀。捧入内庭分品第,一时宣赐予功臣。”其中的“猩血平波”指的是“苹果”。元代张昱《辇下曲》云:“西番僧果依时供,小笼黄旗带露装。满马尘沙兼日夜,平坡红艳露犹香。”其中的“平坡”,即“平波”,即苹果。这首诗作表现了当时从西域送果而来的景象。
到了明代,苹果被国人广泛种植,所以“频婆”“苹婆”的记载较多,并出现了“苹果”一词。王象晋所编撰、初刻于天启元年(1621年)的《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果谱”中有“苹果”词条:“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惟八九分熟者最佳。”文中所指“北地”的“燕赵”,即包括今天的北京在内,文内对苹果的色泽、风味、芳香气味以及嫁接繁殖所用的砧木等均有描述,这被认为是最早使用“苹果”的记录。
清康熙年内阁学士汪灏等对《群芳谱》进行增补,撰成《广群芳谱》。其《果谱》“苹果”条云:“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其中的“燕地”即今北京及周边地区。
虽然“苹果”一词在明朝后期已经出现,但在清朝它仍与“频婆”“苹婆”等名称混用,亦或写作“频果”。晚清随着西洋苹果的广泛种植,“苹果”之名逐渐完全取代了“频婆”“苹婆”等名称。清末民初徐珂辑《清稗类钞·植物类》有“苹果”条:“苹果为落叶亚乔木,干高丈余,叶椭圆,锯齿甚细,春日开淡红花。实圆略扁,径二寸许,生青,熟半红半白,或全红,夏秋之交成熟,味甘松。”由此可见,到清末,“苹果”一词被广泛接受。
明清北京各县已有苹果种植
康熙皇帝将苹果赏赐予臣下
北京地区苹果广为栽植在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大明一统志》卷一《顺天府》“土产”条有“频婆、金桃、玉桃”,下注“俱上林苑出”。
据《频婆果考》载:明末史玄《旧京遗事》云:“京师果茹诸物,其品多于南方,而枣、梨、杏、桃、苹婆诸果,尤以甘香脆美取胜于他品。”刘侗、于奕正所编《帝京景物略》也提到频婆果。其卷二《城东内外》“春场”条记述了频婆果的冷藏方法:“十二月……八日,先期凿冰方尺,至日纳冰窖中,鉴深二丈,冰以入,则固之,封如阜。内冰启冰,中涓为政。凡苹婆果入春而市者,附藏焉。附乎冰者,启之,如初摘于树,离乎冰,则化如泥。”其窖在安定门及崇文门外,因为当时苹果摘下后只能保存三至四天,而皇家果园的苹果成熟后,可直接放到冰窖中保存,这样存放的时间比较长。
据《北京果树志》载:清代北京地区栽植的苹果,多被称为“小苹果”,在房山、宛平、延庆、昌平、怀柔、密云、平谷等县志的物产分布均有记载。康熙三年(1664年)《房山县志》载:“蘋果,一名蘋婆果……燕地蘋婆果味虽平淡,夜置枕边有香气。”康熙六年(1667年)《平谷县志》对当时小苹果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也有记载:“平果,五六千斤,销路本县暨北平。”光绪十一年(1885年)《昌平州志》中“物产志”,对苹果加工贮藏情况作了记载:“昌平玉峰山(今称银山,位于昌平兴寿镇)树尽蘋婆,又出镇边城者圆小而坚实曰冷果子,入罈可经久。”
清朝苹果作为北方名果,见于记载愈多。康熙皇帝还对苹果进行了分类,谓之“有钱买桃、苹果、梨三色……各价几何”。他对苹果有特别的喜爱,常用以赏赐臣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出巡山西途中,在保定府完县召见学生蔡丹桂,命其讲经,“赐白金五两,金盘苹果六枚”。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大寿,款待参与庆典的士民,食物中也有苹果。到了乾隆年间,随着苹果的广为种植,产量大增,由此也就价格大降,成为京城百姓秋日里较为常见的果品。因“苹”与“平安”之“平”同音,有平安、吉祥之意,且外观多呈鲜艳的红色或黄色,尽有喜兴之感,故为人们所青睐,成了宴席、礼赠的首选鲜果。
北京动物园内最早引种“大苹果”
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多个苹果园
北京地区引种大苹果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初期。据《中央农事试验场十年来之经过情形》报告记载:“农事试验场创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园艺所栽苹果如:柳玉、国光、翠玉、红绞诸品种生长极良……”“该场栽植的苹果有二区,栽培的种类有十余种之多,全年所试验的系柳玉、红绞苹果及沙果三种。红绞苹果的年龄系十七年,今年秋季每株平均产量八斤;柳玉年龄亦十七年,今年一株产果实五斤。”由此说明北京最早引入大苹果是在1906年,所引入的四个品种定植于当时的农事试验场(原三贝子花园,今北京动物园)。
农事试验场园艺所于民国四年(1915年)在京西健锐营八旗校场(巨山农场团城果园)辟西山果园,“所植果树分为桃、苹果……苹果种较桃多,计有怀麦、柳玉、翠玉、国光、红玉、红绞、黄魁、倭锦等共约二十余种。”“红星、金冠、印度等品种最早引入北京在1941年,西山果园改名为园艺试验场,从青岛果品公司订购的树苗,以8×8米株行距定植于该果园内。”
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已有中法第一农场、于园、庆余果园、瑞生果园、阜丰果园、乐家果园、厚生果园、辛未果园、团城果园等21个果园种植大苹果,总面积为490多亩,年产量约2万公斤。
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地区从1953年开始大力发展苹果生产,这一年由国家投资建立了两个国营苹果园,即西郊农场白家疃果园和南郊农场旧宫果园,主栽品种是红星、金冠、小国光。1957年—1959年,北京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先后在南口农场、西山农场、卢沟桥农场、十三陵农场、东郊农场、双桥农场等建立了若干国营苹果园。到1959年,北京地区的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8467亩,是1949年的61倍;总株数59.86万株,总产量18.97万千克,是1949年的9.5倍。此后,北京苹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并形成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据《北京果树志》载:北京地区栽植的苹果约有250个品种,其中栽培较多的有140多个品种。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北京地区苹果产量最高的时期,京郊各区县均有苹果种植,其中海淀区、大兴县、昌平县、延庆县、密云县的种植面积较大,品种繁多。
据《北京名果》载:北京在发展苹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优质品种的引进。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北京栽植的苹果主要有红星、金冠、国光、窝锦、红玉、青香蕉、赤阳等。其中国光苹果大约在1905年传入我国,稍后引入北京,以延庆张山营的国光苹果最为知名。金冠苹果是1932年—1935年引进我国的,1941年在北京栽植,60年多来,一直是北京苹果的主要栽植品种之一,分布于密云、昌平等地。红星苹果于1931年引入我国,1941年定植北京,是晚熟苹果中的一个主要品种。20世纪70年代,以海淀四季青公社种植面积较大。
至此,苹果从过去的“奢侈品”,成为了市民人人皆可享用的“大众水果”。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