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北京劳模为原型的优秀文艺作品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4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北京劳模为原型的优秀文艺作品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年来,北京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劳动模范,并成为各类文艺作品讴歌的典型人物。其中有评剧《向阳商店》《一杯茶》《四季常青》、电影《红色背篓》《红色邮路》、话剧《青年突击队》等最为知名。今天就说说以几位著名劳动模范为原型而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陶玉珍为原型的评剧《向阳商店》

1963年,中国评剧院在该院与商业部门业余作者集体创作的剧目《生活的凯歌》基础上,重新构思创作了新戏《向阳商店》。剧情的梗概为向阳商店党支部书记王永祥支持初中毕业的刘春秀冲破陈旧观念,当上售货员。刘春秀进店后主动要求推车走街串巷,送货上门。她不辞辛苦,热心为顾客服务,不仅受到群众的赞许,还为商店赢得了荣誉,同时也教育了那些抱有陈旧观念、轻视商业工作的人们。剧中主要人物“刘春秀”的原型即为北京市劳动模范陶玉珍。

陶玉珍先前在朝阳区八里庄副食商店当售货员。最初她被分配到环境舒服、干净的百货组。当商店号召共青团员要成为多面手时,她主动请缨到又脏又累的副食组,开始学习剔肉、卖肉,跟小伙子们比着干。商店决定派出流动货车到附近的京棉二厂职工家属宿舍及居民区卖菜时,她就推起了流动货车上街,每天为400多户居民送货。

陶玉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1958年被评为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先进工作者,1959年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参加了北京市“群英会”。

评剧《向阳商店》剧作由胡沙等执笔,导演张玮、席宝昆。马泰、魏荣元、陈少舫、赵丽蓉、花月仙、喜彩莲等参演。其中主要人物“刘春秀”由当时年仅23岁的青年演员张淑桂饰演。

张淑桂自幼随父在首都实验评剧团学戏,8岁登台。1958年,她随团并入中国评剧院,后调入海淀评剧团。《向阳商店》是她主演的第一出现代生活题材的大戏,其演唱高亢激昂,抒情明亮,动情婉转。特别是“夸手”一段,声音清脆甜美,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备受观众青睐,由此成为评剧的经典唱段。

评剧名家马泰、魏荣元、赵丽蓉、喜彩莲等所饰演的角色,也给观众留下许多印象。特别是喜彩莲所饰演的“傅桂香”,在“好可惜的一双手”这一唱段中,以“影调”(一种独特的演唱技巧)为基础,发挥了“喜派”半说半唱的特点,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展现了她深厚的演唱功力。

评剧《向阳商店》上演后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剧目,商业劳模的形象也从此深入人心。

以李墨林为原型的评剧《四季常青》

据《海淀史志》载:1965年,中国评剧院推出了新编大戏《四季常青》,该剧以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成为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而该剧是根据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合作化时期劳动模范李墨林及生产合作社开展冬季温室生产事迹集体创作的。

李墨林原籍河北安新县人,1932年到北京谋生。1942年,他开始从事温室蔬菜的种植和管理。1949年,李墨林落户于今天的海淀区羊坊店。1952年,他成立了海淀区第一个农业高级社——“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并在简易温室里生产出大量新鲜的黄瓜、西红柿,从而结束了京城百姓冬天大多只能吃到萝卜、白菜,而极少吃到新鲜蔬菜的历史。1954年6月,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与另外3个蔬菜生产合作社合并,由此诞生了著名的四季青蔬菜生产合作社。李墨林的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独到,为此有关部门把他的蔬菜种植经验编成书、拍成电影,广为推广。“四季青”由此成为京郊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成为北京农业生产的一张“名片”。1957年,李墨林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为了创作评剧《四季常青》,创作人员曾深入到四季青公社采访,与社员拉家常,并多次与李墨林畅谈,收集了大量与李墨林和生产合作社重视蔬菜的事迹和素材。经过几易其稿,终于创作出大型评剧《四季常青》,随后投入排演。编剧胡沙、高琛、冯霞,导演李梓森,主要演员马泰、席宝昆、陈少舫、张桂祥、张淑桂、花月仙、新艳琴、张玉兰等。其中主要人物“叶长青”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出演。他在唱腔设计上大胆创新,特别是在剧中首创了评剧男腔的“越调大慢板”,其经典唱段“傻子歌”,形成了开朗明快、朴实大方、优美柔情、慷慨激昂的音乐风格。

1965年2月9日,即大年正月初八,评剧《四季常青》首演在四季青公社举行,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与上千名四季青公社社员一起观看,劳动模范李墨林也特邀观看演出。

在休息室里,郭沫若与李墨林亲切交谈。郭沫若对他说:“你能和蔬菜说话,是一位温室生产专家呀!”李墨林谦逊而风趣地回答:“我不是专家,我属砖头——为社会主义大厦加砖添瓦呀!”

以王砚香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

196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影片《红色背篓》,讲述了共产党员王福山响应号召回到家乡红山店当营业员,支援山区建设,并克服重重阻碍背篓上山送货,热情为村民服务的故事。其中的主要人物“王福山”的原型,是房山区周口店供销社分销点负责人王砚香。

据《房山文史资料》载:王砚香是房山大韩继村人,1953年初中毕业后,在乡政府推荐下,到京西门头沟矿区供销分社周口店供销社当了一名售货员,1956年调到黄山店分销店担任负责人。黄山店地处山区,高山路窄,交通不畅,运输困难。7个行政村、500多户人家、共计2800多口人,全靠这个分销店供应生产生活物资。为了给山里人提供便利服务,王砚香开创了背篓上山、方便乡村群众的“背篓送货”方式。他带领店里的工作人员,身背“背篓”,装上了笤帚、鞋子、麻绳、顶针、垫肩、铲子、煤油等二三十种生产生活物品,跋涉于险山峻岭之间,把货物送到深山群众的家门口,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背篓商店”。由此在全国引领了“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群众一时为难”的“背篓精神”。1959年,王砚香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作为山区商业工作者的一面旗帜。

电影《红色背篓》由史大千任编剧、导演,主要演员有程汉焜、黄钟、李雨农、韩焱、张嬿等。其中剧中主要人物“王福山”由程汉焜饰演。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扮演过不同角色。在剧中所塑造的“王福山”形象,执着、坚强,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为山里人服务。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剧组人员专门深入到黄山店分销店体验生活,并与王砚香交流,学习他的“背篓精神”。此外,他们还访问山里村民,了解王砚香和同事们是如何送货上山的。影片的拍摄地大多也在王砚香工作的分销店和他送货上山走过的崇山峻岭,以多角度多画面再现了王砚香“背篓送货”的场景。

以任成水为原型的电影《红色邮路》

196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影片《红色邮路》,讲述的是京西山区沟北支局投递员于长水,十六年如一日,不辞辛苦,踏遍全县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为山区人民投递邮件、报刊的故事。其中主要人物“于长水”的原型,即为北京市劳模、房山区河北镇邮电支局乡邮员任成水。

据《房山红色印记》载:任成水,1931年出生,16岁参加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房山区第一代投递员。1951年至1953年,他分管房山、周口店、蒲洼等西部山区40多个村庄的邮件工作,往返6天需翻越80个山头。1953年7月起,他又担起由房山、丁家洼、坨里至南窖、英水的邮件工作,工作时4天才能往返一趟。1956年,任成水调到河北镇邮电支局工作,一干就是十七年,每天步行百余里山路,一年达到4万余里。不管风吹雨淋,任成水都及时把信件投递到用户手中,以优质服务和态度赢得了人们信赖,被誉为“铁脚板”。1963年春季,北京市邮局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活动,提出了提高农村报纸信件传递速度的要求,任成水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主动提出调整投递路线,由此7个公社、35个大队和煤矿工地的人员都能看上当天的报纸了。由于成绩显著,任成水先后被推荐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还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红色邮路》由马尔路编剧兼导演,主要演员李百万、杜德夫、侯冠群、张莹、雷明等。摄制组曾到任成水工作的邮电支局体验生活,重走任成水走过的邮路,通过许多动人场景,再现了任成水的动人事迹,展现了他的“铁脚板精神”。主要人物“于长水”由李百万饰演,他以饰演朴实的青年形象而著称,是一位有着丰富底蕴的演员。《红色邮路》也成为了歌颂邮政战线劳模的优秀电影。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