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教育发展大会举行。大会以“汇聚社会力量 建设教育强区”为主题,全面总结近年来朝阳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成绩经验,探索通过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加快建设优质均衡、开放多元的朝阳特色教育强区之路。
26名教育管理者及一线教师获表彰
会上,朝阳区对近年来涌现的一批支持朝阳教育发展的12名教育管理者、14名一线教师、20个街道和地区(乡)办事处、33家教学单位,以及63位老教育工作者、14家社会合作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和慰问感谢。
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表彰优秀典型,以榜样精神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学单位、社会力量等多方协作,助力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强教必先强师。朝阳区聚焦“名师、名长、名校”,大力培养教育家型校长、专家型教师,全区现有市级特级校长29名,特级教师285名,正高级教师218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7人,各级各类骨干人才占全区专任教师的58.1%。
朝阳区科学教育联盟和艺术教育联盟成立
朝阳区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朝阳区科学教育联盟、朝阳区艺术教育联盟在会上成立。
据了解,朝阳区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吸纳中国教育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企业中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领军人才,为朝阳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建议。
科学教育联盟将进一步整合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等育人资源,推进高端科学研究成果、前沿科学技术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深度融合。联盟将根据区域科学教育发展实际,共建共研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推进朝阳区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交流平台,培养师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朝阳区艺术教育联盟将整合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艺术专业院团、社会资源单位等育人资源,广泛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艺术类拔尖创新人才。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建设28所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打造41个市级高水平艺术科技社团、85个区级学生优质科技社团,北京科学高中、传媒特色高中纷纷落地。
21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
近年来,朝阳区坚持“内扩外引”,通过优化集团化办学,建设一校、带动一批、辐射一片,促使区域整体形成开放、互动、合作的良性教育生态。截至目前,全区组建了21个中小学教育集团,覆盖全部公办中小学,实现优质资源100%全覆盖。北京中学集团办学后,带动东部地区教育发展,东坝北校区正在加速建设中,将于2025年9月交付使用。
同时,朝阳区主动“走出去”,将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来”办校,相继与十一学校、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名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新建学校、联合办学等模式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并纳入名校集团化管理,为“宜学朝阳”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近5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9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万个。
朝阳区南、东、北部地区将建成多所新学校
《朝阳区教育集团(联盟)贯通培养新地图》在会上点亮,展示了朝阳区按照“南部崛起、东部跨越、北部提升”发展思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引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显著成效。
2021年,朝阳区与北京市十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选址在王四营乡。两年后,十一学校已经将最新教育成果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带入朝阳南部地区。未来,十一学校与朝阳区合作共建的全市首个科学高中——北京科学高中也将落户于此。
在“南部崛起”关键所在的十八里店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朝阳港校区)一期建设工程项目已经开工,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部计划将于2025年交付使用。
在东部地区,朝阳区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单体学校——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正在加速建设,3390个学位预计于明年9月交付。
在北部地区,由朝阳区和北京化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五所大学联合打造的北京中学科技分校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将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支撑政策发布
大会还发布了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支撑政策,包括《北京市朝阳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朝阳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朝阳区关于开展“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朝阳区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计划》共4项方案(计划)。朝阳区将以思政课建设为牵引,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以人才队伍为支撑,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为保障,一体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区。
未来,朝阳区将继续坚持开放办教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