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 亦城工匠学院累计培训职工30万人次,年均开展竞赛活动100余场,高标准选树10名“亦城工匠”……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总工会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个工匠人才“育、赛、传、奖”的培养体系已经建设成型。
近年来,经开区总工会一直致力于为广大职工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广大职工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打造职场竞争力。通过建设亦城工匠学院,完善硬件配套,强化师资力量,推出“亦智学堂”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素质提升课程,累计培训职工30万人次。
近年来,经开区总工会积极在技能竞赛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年均开展竞赛活动100余场,参与职工10万余人次,59名职工获得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称号。以竞赛为载体,搭建职工技术交流、技能推广、带徒传技的平台,促进职工创新能力提升。当前,经开区第二届“亦城工匠”培养认定工作持续进行中,十大工种候选人技艺争锋,角逐第二届“亦城工匠”的十个名额。
此外,在保障激励方面,经开区总工会印发“亦城工匠”培养认定管理办法,给予10万元专项奖励。同时,将工匠人才纳入区域人才工作,对担任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可备案为亦城领军人才,享受50万元奖励资金,以及创业、住房、落户、子女入学、先进评选等方面的政策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