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开学当然是学生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已有了学校,而自辽金及元明清各朝都重视教育的发展,新学年更是受到高度关注。那古代新学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孩子们一般几岁入学?古代的新生入学有开学典礼吗?又有哪些课程?今天就和您说说老北京开学的趣闻轶事。
北京兴办学校的历史
据《北京教育史》载:从秦汉到隋唐,北京始终是北方重镇,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也有相当建树。汉武帝时,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掌管地方学业,北京地区自然也开始兴办学校。
从北京地区的历史沿革来说,汉高祖五年(前198年),今天的北京地区东南部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前80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这样来说,当时北京的学校应当称“校”,置经师一人。由此可见,至少在汉代,北京地区已有正规的学校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系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还是从辽金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
自辽代开始,历经金、元、明、清诸朝,北京初为陪都(辽代),金以后为国都,按照“教化之行,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的治国原则,北京教育享有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中央政府的教育设施均集中在北京,北京的地方教育事业也得到有关当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府、州、县儒学普遍设立,书院及社会、义学多有兴办,民间教育的开展也颇为兴盛。
从辽金开始,学校的规模及种类更加多样化。最高级别的学府是国子监,从辽代开始,一直创办到清代。因辽代的都城在今天北京城西南部,也就是广安门外,所以最初的国子监也在那里。到了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始建大都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在大都城内始建国子监。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中央最高学府。地址在今天的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今成贤街),与孔庙相邻。
此外,顺天府还设有府学,宛平、大兴等县设有县学,最小规模的当属村落中的“私学”了,也就是私人开办的学校。这是与“官学”相对而言。同时还有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俗称“私塾”,也是私人所办的学堂,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规模比较小。可见,自辽金开始,北京始终是全国的教育中心之一。
古代学校何时开学
古代的入学时间与学期的长短,各个朝代并不一样,也与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差别较大。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切围绕农事展开,学校教育也是如此。
仅以初等教育(小学)为例,入学时间,除了“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在汉代,这三个入学时间很流行。据汉代《四民月令》记载,当时入学时间为:“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从中可以看出,汉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这也是中国古代教学的一大特点。
三种开学时间以“八月暑退”与现代开学时间最接近。如果是春季开学,一般在“正月望后”,即正月十五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学时间相对统一,“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后来,“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小学较为普遍的选择,但具体时间与汉代有所不同,多在(农历)十月份开学。
古代的学期与现代完全不一样,短者三个月,长者一年。“冬季入学”多为“三月制”,相对较短,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如果是“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一般都是春季入学,八月制一般“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后启学”“岁暮罢馆”,也就是年底休学。
古代的入学年龄晚于现代,且入学年龄弹性较大,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而且流行大龄入学,所以就出现一个班,小的八九岁,大的有十四五岁,可谓参差不齐。西汉中期戴德编著的《大戴礼记》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代是8岁入学,而《尚书大传》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也就是13岁入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即15岁入学,而今这个年龄已初中毕业了。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对入学年龄并无明确统一的规定,只要在8至15岁之间,都可读小学。一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大龄入学”传统都未改变。在古代,甚至20岁读小学都是正常的。
老北京的开学典礼仪式
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开学典礼”,且颇有庄重的仪式感。
儿童入学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开学仪式”通常包括修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四个主要环节。但不同历史时期及地域也有不相同的仪式,但这四种环节是主要的,也是传承比较悠久的。老北京的“开学典礼”也基本上遵循这样的规范:
“修正衣冠”,也称“正衣冠”。《礼记》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由此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也就是外观端正,才能使心灵纯洁、品行端正。
入学第一天,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老师)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行拜师礼”,也称“拜师礼”。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首先叩拜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也就是老师,三叩首。
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xiū)”。《论语·述而》曰:“自行束脩(脩,本义为干肉、肉脯,后引申为礼物,表示教学的酬金、酬劳)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予老师的六种礼物,且每种礼物都有寓意。其中,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实,这些所谓的礼物,就是一个象征。有些孩子的家境不好,这入学的礼物就免了,先生也不会责怪。
“净手净心”,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就是洗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学有所成。
“朱砂开智”,也称“朱砂启智”“朱砂点痣”“开笔礼”,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慧”的“智”谐音,“朱砂点痣”,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不糊里糊涂,少犯错误。
老北京的这些“开学典礼”,看似有些繁琐,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古人对开学的重视,并通过这些直观的仪式,对入学的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潜移默化,由表及里地寄予厚望。
老北京初等教育的课程
古代学校学什么,因时代不同,学校级别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仅以初等教育为例。简单说,其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老北京的学堂也是这个样子的。
为什么将孩子到学校学习知识,称为“读书”,因为古代的孩子的学习是以“读”为主,包括大量地背诵文章,所以在书院及校园内,孩子们的读书声是此起彼伏,很有学习氛围。明清时期学校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年龄,主要学习“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驶车马)、书(书法)、数(算术),涵盖了道德、文化、军事和实用技能等方面。
古代也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的年龄和入学的早晚而定。比如宋代的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大致来说,老北京学堂的教材内容以人文教育为主,并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使学生“明事理、守规矩、重品行、善自律、思无邪、怀远志”。也就是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百年来,北京地区一直是全国的教育中心之一与文化高地,其办学传统亦有可取之处,值得借鉴总结。
□主讲人:户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