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校正在征集纪念教师节40周年的各类作品,忽然勾起我对几位老师音容笑貌的追忆。他(她)们有的还在校园里教书育人,有的已经退休,而有的只能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也是影响最大的,便是那位“板凳先生”了。
那年我刚上高中,学校来了几位新老师,其中一位被分到我们班当班主任。他个子不太高,脸圆圆的,耳朵上架着一副眼镜,也是扁圆扁圆的,笑起来嘴角上扬,凑一起像极了微信表情包里的“哈哈脸”。
我们的教室方方正正的,四周都是墙壁,墙壁上的窗户离地差不多两米高。为了掌握学生的上课情况,他从教室前门推开一公分门缝观察,但因为“侦查”视线有限,也离第一排课桌太近,没过两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上课时便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课。后来,他从后门缝观察,刚开始同学们都没发现,有同学听课走神,他便冷不丁地推开后门,漫不经心走进教室,把开小差的同学抓个现行,让大家都防不胜防。
坐最后一排的同学想了个办法,故意把桌子和椅子往后挪,正好挡住了后门,别说想推门而入,就是虚掩个门缝都得费好大劲,那可真是一夫当关,先生莫开啊。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猫和老鼠”游戏因此消停了一段时间。直到一天,他又若无其事地从前门进入教室,径直走向第五排靠西侧窗户的同学,“缴获”了一本漫画书。
乖乖,他是怎么火眼金睛发现的,两个门都没开啊。“我提醒你们,上课千万别开小差。”他抬手指了指西侧墙上的一扇窗户,“那不是还有窗户吗?我随时找个高板凳站上去,教室里的上课情况一览无余。”
听其他老师说,原来,“板凳先生”常常抬一个高板凳站在那扇窗户前眺望。有时,夏天的烈日正好晒到西墙上,他就戴一顶竹编帽,10分钟下来已是汗流浃背。有时,风夹着雨拍打着地面和墙面,他就撑把伞,一会功夫,裤脚和鞋子早已淋湿了。
经过“板凳先生”大半个学期的“福尔摩斯探案”,我们班的听课效率提升明显。三年后,高考揭榜,我们班的重点率超60%,本科率超90%。再后来,学校经过接续奋斗,高考屡创佳绩,不到5年时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高中跃升为示范高中。他也从一名“板凳先生”,走上教育部门的领导岗位。
现在,校园里已没有“板凳先生”的登高望远,课堂纪律的管理早已被高科技设备取代,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奋发图强,刻苦求学。
□查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