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心理?
立秋未凉 健脾润燥好过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4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秋未凉 健脾润燥好过秋

 

今年的8月7日是立秋 。“立秋”是一年中降雨和湿度下降、减少的转折点。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但是“立秋”至“处暑”还处于“三伏”期间。初秋暑气一时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因此,立秋的养生要有多样性,充分考虑到立秋作为夏秋过渡期的特点,加以调养。

顺应节令规律作息

立秋之后,暑气渐淡,夜晚会相对舒适一些,此时应规律作息时间,起居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以便收敛阳气舒展肺气。如果改变不了晚睡的习惯,可以考虑睡前喝些莲子汤,听舒缓的音乐以促进入眠;也可晚上用热水泡泡脚,同样可以起到助眠的效果。达到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的抗压能力。

立秋后,虽然暑湿未消,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依然炎热多雨,防暑降温工作仍要继续。但入秋后的夜晚已逐渐变得清凉,不能过度贪凉,以免出现腹痛、吐泻、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后,在做到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在空调房待得过久。睡觉时要注意空调的温度。秋天睡眠过程中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导致全身酸痛、疲乏无力,咽炎、气管炎,甚至会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等问题。

自古逢秋悲寂寥。立秋后,阳气会慢慢减弱,想要保护肺脏就要远离悲伤忧愁的情绪,尽量做到平心静气、心情舒畅。

运动强身驱秋乏

“春困秋乏”,入秋之后,不少人会出现浑身疲软、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等“秋乏”的症状。适当运动,可以有效驱除秋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轻松柔缓的项目,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季天高气爽,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这就增加了秋季运动受伤的风险。因此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做好防护,及时补水,防止秋燥。

健脾润秋燥

立秋节气是阴阳消长的交替节气,寒热交织,脾湿与肺燥同存。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方面应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强调清淡且富有营养。秋季饮食应当遵守少辛多酸,尽量少食辛辣及油腻食物,如辣椒、韭菜、油炸食物;可选用丝瓜、茄子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物,适当多吃酸味果蔬,例如苹果、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

另外,有些人在立秋之后,因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会逐渐变好。有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脾胃长期处于虚弱的状态,大补很容易增加肠胃负担,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要先养护好脾胃才可以“贴秋膘”。养脾胃,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多吃健脾的食物。健脾的食材有淮山、党参,白术等,淮山不仅健脾还润肺。秋季容易出现腹泻、便秘,尤其是老年人或阴虚人士更甚,淮山有通便的作用,这个季节要多吃淮山。淮山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常见食材,可当蔬菜食用,如淮山芹菜炒木耳就是一道很好的菜肴。淮山味甘,性凉润,入肺、脾、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秋天往往带来一片“燥”情,鼻干、口干、咽喉燥、皮肤干裂等问题层出不穷,“润燥”是秋季的养生大法。粥能和胃补脾,润养肺燥。如八宝粥就非常好,不仅健脾,而且润肺。

□黎洁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